中央社訊息平台
歡迎公司行號投遞新聞訊息!詳洽業務行銷中心 人工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六9:30-12:00、14:00-18:30 如有週日發稿需求請於週六18:00前完成刊登程序。

更多訊息

美籍學者暨創作歌手克麗絲叮應邀到南大演講 談語言與文化理解

發稿時間:2025/10/16 16:07:46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1016 16:07:46)

南大國際處邀請美籍學者暨創作歌手克麗絲叮.韋欣博士分享研究成果,帶領師生從跨文化視角重新理解平埔族女性書寫。
南大國際處邀請美籍學者暨創作歌手克麗絲叮.韋欣博士分享研究成果,帶領師生從跨文化視角重新理解平埔族女性書寫。

國立臺南大學國際事務處於114年10月15日邀請來自美國新墨西哥州的學者暨創作歌手克麗絲叮.韋欣(Christine I. Welch)博士蒞校演講,主題為〈終極異己-克麗絲叮的尋尋覓覓:來自美國的學者與創作歌手眼中的平埔族女巫〉,吸引眾多師生參與。韋欣博士能以中文與聽眾交流,展現跨文化學者對語言與文化的敏銳感受,也讓人聯想到近期網路節目《中文怪物》掀起的討論,語言學習的過程,其實也反映文化的差異與理解的界線。

美籍學者暨創作歌手克麗絲叮.韋欣博士於南大講台分享研究觀點,以中文與師生交流跨文化語言與文本詮釋。
美籍學者暨創作歌手克麗絲叮.韋欣博士於南大講台分享研究觀點,以中文與師生交流跨文化語言與文本詮釋。

韋欣博士長期研究中國古典旅遊文學,並親自來臺進行田野與文本考察,以女性學者的視角探究17世紀臺灣平埔族的歷史書寫。她指出,殖民時期的遊記文獻雖描繪地景與風土,卻也蘊藏對「他者」的凝視與想像。特別是平埔族女巫作為族群的精神領袖,在男性書寫與殖民敘事中逐漸被塑造成「神祕、危險、難以理解」的形象,成為文化支配與異化的修辭符號。透過細讀文本與文化詮釋,她邀請聽眾思考:在那些被標籤為「異己」的形象背後,女性的聲音如何被遮蔽、誤讀,乃至於被遺忘。

韋欣博士在南大講座中剖析平埔族女巫形象的歷史再現,引導觀眾思考文化凝視與性別意象。
韋欣博士在南大講座中剖析平埔族女巫形象的歷史再現,引導觀眾思考文化凝視與性別意象。

在本次南大國際處舉辦的講座中,韋欣博士帶領大家重新閱讀17世紀的殖民旅遊文學,從語言與視角的差異出發,揭示女性形象在歷史語境中的流變,也反思當代社會是否仍能重新理解並回應這些被忽略的聲音。她的分析不僅回望歷史,也開啟觀眾對文化理解與性別再現的多重思考。

南大國際處推動跨文化對話,打造多語交流與國際學術連結的學習環境。
南大國際處推動跨文化對話,打造多語交流與國際學術連結的學習環境。

國立臺南大學國際事務處表示,本次講座不僅拓展了師生對臺灣早期文學與文化史的認識,也體現語言作為文化交流橋樑的價值。未來國際處將持續推動跨文化對話與國際學術交流,讓南大的校園成為多語、多視角、兼容思想的學術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