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平台
歡迎公司行號投遞新聞訊息!詳洽業務行銷中心 人工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六9:30-12:00、14:00-18:30 如有週日發稿需求請於週六18:00前完成刊登程序。

更多訊息

「福衛八號」星系首顆衛星起運 竹市成為太空產業重要基地

發稿時間:2025/10/07 16:49:38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1007 16:49:38)臺灣首顆由國家太空中心自製光學遙測衛星星系—福爾摩沙衛星八號「齊柏林衛星」今(114)年8月6日通過「衛星運送前審查」,今(7)日國家太空中心特別舉辦起運儀式,總統賴清德、國科會主委吳誠文、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新竹縣長楊文科、立法委員鄭正鈐、柯建銘、蘇巧慧、鍾佳濱、張雅琳,以及福八計畫相關的產學界代表共同出席。與會嘉賓齊聲祝福衛星發射與運行順利,期盼福八衛星成功升空,展現臺灣自製光學酬載技術的重大里程碑,象徵我國太空科技能量再向前邁進一大步。

賴總統表示,福爾摩沙衛星八號是台灣首顆自主星系衛星,象徵我國太空科技的重要里程碑,將以更高解析度接續福衛五號,持續守望台灣、關照世界。他指出,政府推動第三期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畫成果豐碩,感謝太空中心及國科會團隊多年努力,展現台灣科研與產業整合實力。此次命名為「齊柏林號」,向以空拍影像記錄台灣之美的齊柏林導演致敬,期盼其精神隨衛星延伸至太空,繼續守護土地。他強調,太空產業是國家戰略重點,未來將打造「Made in Taiwan」太空產業鏈,並運用衛星資料於國土規劃、農業監測、災害應變及環境保護,強化國家韌性,讓世界看見台灣。

邱代理市長表示,太空產業是次世代通訊科技的戰略重點,新竹市擁有完整的半導體、資通訊與精密製造產業鏈優勢,並匯聚國家太空中心、工業技術研究院、國立清華大學及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等國家級研究機構與學府,具備堅實基礎與優秀人才投入太空產業鏈發展的優勢。市府將全力配合國家太空中心推動相關計畫,期盼中央與地方攜手合作,結合竹市學研界的先進研發能量與高科技產業的製造實力,讓新竹成為引領臺灣太空產業發展的重要基地。

國家太空中心(TASA)指出,福爾摩沙衛星八號(簡稱福衛八號)為三期計畫中的第一個衛星計畫,規劃由6顆高解析度及2顆超高解析度光學遙測衛星組成,其中,第一顆衛星FS-8A預計於今年11月搭乘SpaceX火箭自美國加州發射升空。此外,FS-8A的關鍵元件國內自製比已達84%,後續也將逐步提升,預計在120年星系布建完成後,將可實現每日多次再訪臺灣及全球覆蓋的觀測能力,廣泛應用於民生需求、國際合作、國家安全與災害防救等多元領域,展現我國自主太空科技能量的重大進展。

產發處表示,市府為持續推動創新創業發展,積極透過「新創動能辦公室」舉辦「新創產業媒合交流會」,聚焦太空通訊及其衍生的智慧應用等重點方向。活動邀請業界與新創團隊進行研發技術與經驗分享,展現太空通訊與智慧應用領域的創新成果,並搭建跨域合作平台,激發新竹市新創產業的發展潛力與動能。

產發處說明,市府於9月份率領竹市太空新創團隊參加「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並與國家太空中心副主任朱崇惠交流,展現中央與地方攜手推動太空產業的決心。未來市府將持續支持太空、次世代通訊、人工智慧及半導體等關鍵領域的新創企業,透過參與國際展會、整合創新資源與政策支持,打造完整的創新生態系,推動竹市產業鏈與全球市場深度接軌。

「福衛八號」星系首顆衛星起運啟動儀式合影。
「福衛八號」星系首顆衛星起運啟動儀式合影。

與會貴賓合影。
與會貴賓合影。

代理市長邱臣遠出席,預祝「齊柏林衛星」發射成功。
代理市長邱臣遠出席,預祝「齊柏林衛星」發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