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平台
歡迎公司行號投遞新聞訊息!詳洽業務行銷中心 人工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六9:30-12:00、14:00-18:30 如有週日發稿需求請於週六18:00前完成刊登程序。

更多訊息

賀!文化大學詹慶齡、何戎、派翠克逾10位師生校友入圍2025金鐘獎 專業實力再獲肯定

發稿時間:2025/09/18 14:37:31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918 14:37:31)2025年第60屆電視金鐘獎正式邁入一甲子,全台影劇、綜藝、廣播與串流領域菁英齊聚,入圍即是專業最高榮譽。今年中國文化大學新聞暨傳播學院與藝術學院師生校友表現優異,分別在主持、戲劇與技術獎項脫穎而出,展現文大長年深耕傳播與藝術教育的成果。

新聞暨傳播學院方面,新聞學系詹慶齡教授主持的《名人書房》,以新聞的嚴謹態度與深度且溫暖的人文訪談風格,入圍「生活風格節目主持人獎」;新聞系31級校友何戎主持的《NGU俱樂部》,則入圍廣播金鐘獎「教育文化節目主持人獎」,持續以知識傳遞推廣教育價值;新聞系41級校友林鈺婷主持的《看Jam音樂》,入圍廣播金鐘獎「藝術文化節目主持人獎」,致力於音樂文化推廣,獲得高度肯定。

新聞學系詹慶齡教授主持的《名人書房》,以新聞的嚴謹態度與深度且溫暖的人文訪談風格,入圍「生活風格節目主持人獎」。
新聞學系詹慶齡教授主持的《名人書房》,以新聞的嚴謹態度與深度且溫暖的人文訪談風格,入圍「生活風格節目主持人獎」。

新聞系校友何戎主持的《NGU俱樂部》,入圍廣播金鐘獎「教育文化節目主持人獎」。(照片取自何戎臉書)
新聞系校友何戎主持的《NGU俱樂部》,入圍廣播金鐘獎「教育文化節目主持人獎」。(照片取自何戎臉書)

此外,大傳系系友賴冠宇(Alai Lai)以《聲音鍵造所》,入圍本屆廣播金鐘獎「類型音樂節目獎」。自第55屆至第60屆他已連續六度入圍,其中更有一屆同時入圍兩項,實力深獲肯定。賴冠宇自大傳系三年級暑期於警察廣播電台實習開始,逐步累積廣播實務經驗,進而投入產業並獲專業認可。

大傳系日間部第四屆校友鍾宜瑩以綜藝節目《超級夜總會》入圍節目類導播獎,展現文化大學在節目製作與導播人才培育上的卓越成果。大傳系校友李伯恩則以《夜市王》獲得綜藝節目獎入圍肯定,彰顯文化大學培育跨界創作與娛樂產業專業人才的能量。

藝術學院校友也在戲劇領域傳來捷報。李鳴畢業於戲劇系影劇組,曾於2009年及2023年兩度榮獲金鐘攝影大獎,今年已是第六度入圍金鐘。他以作品《化外之醫》角逐「戲劇節目攝影獎」,其專業的影像語言成功烘托並深化劇作氛圍;戲劇系校友張文樑則以《阿榮與阿玉》入圍,創作實力同樣備受肯定;中國戲劇學系劉承恩則以《星空下的黑潮島嶼》(客家電視台)班長王章一角,入圍「戲劇類迷你劇集(電視電影)男配角獎」,表現備受矚目。他表示,這是自己從京劇跨到影視,第一次擔任要角即入圍,內心感到十分喜悅,也期許能繼續在戲劇道路上堅持前行,為文化大學爭光。

中國戲劇學系劉承恩則以《星空下的黑潮島嶼》(客家電視台)班長王章一角,入圍「戲劇類迷你劇集(電視電影)男配角獎」。
中國戲劇學系劉承恩則以《星空下的黑潮島嶼》(客家電視台)班長王章一角,入圍「戲劇類迷你劇集(電視電影)男配角獎」。

李鳴曾於2009年及2023年兩度榮獲金鐘攝影大獎,今年已是第六度入圍金鐘。他以作品《化外之醫》角逐「戲劇節目攝影獎」。
李鳴曾於2009年及2023年兩度榮獲金鐘攝影大獎,今年已是第六度入圍金鐘。他以作品《化外之醫》角逐「戲劇節目攝影獎」。

同時,國劇系校友柳柏丞(藝名派翠克)連續兩年憑綜藝節目《小姐不熙娣》入圍「綜藝節目主持人獎」,展現跨足綜藝舞台的耀眼實力,為文大藝術學院再添佳績。

國劇系校友柳柏丞(藝名派翠克)連續兩年憑綜藝節目《小姐不熙娣》入圍「綜藝節目主持人獎」,展現跨足綜藝舞台的耀眼實力。(照片取自網頁)
國劇系校友柳柏丞(藝名派翠克)連續兩年憑綜藝節目《小姐不熙娣》入圍「綜藝節目主持人獎」,展現跨足綜藝舞台的耀眼實力。(照片取自網頁)

新聞暨傳播學院自民國78年成立以來,結合新聞、廣告、資訊傳播與大眾傳播四大系所,並設有碩士班,持續為國內外傳播產業培育專業人才。郭文平院長表示,本屆金鐘獎入圍名單再次印證文大師生與校友的專業實力與社會影響力,未來將持續強化創新思維與國際視野,培養更多優秀傳播人才。

文化大學藝術學院則為全台綜合大學中規模最大、體系最完整的藝術學院,設有美術、音樂、戲劇、中國戲劇與舞蹈五大學系,並設有美術與音樂碩士班。學院秉持「展演領導教學」與「多元創意發想」之核心精神,致力於承襲傳統、銜接當代、融合跨域,培育具有創作、表演及藝術推廣能力的專業人才。此次校友入圍金鐘獎,正是藝術學院在藝術教育成果的最佳驗證。

文化大學對於師生與校友在2025金鐘獎的卓越表現深感榮耀,未來仍將抱持初衷提供全方位教育資源,鼓勵學生勇敢逐夢,攜手在傳播與藝術舞台上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