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平台
歡迎公司行號投遞新聞訊息!詳洽業務行銷中心 人工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六9:30-12:00、14:00-18:30 如有週日發稿需求請於週六18:00前完成刊登程序。

更多訊息

亞大聽語系獲教育部學海築夢計畫補助,3位同學赴美實習

發稿時間:2025/09/17 15:55:30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917 15:55:30) 亞洲大學聽力暨語言治療系黃儀瑄、吳昱瑩、黃琬棋3位同學獲教育部學海築夢計畫補助,今年暑假前往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University at Buffalo)實習,透過課堂修習與臨床實作,累積臨床實務經驗和專業。

在課程訓練方面,3位同學選修口音、口吃及語言治療相關醫學病理課程,著重在口音與溝通技巧課程中的臨床應用。黃儀瑄同學分享,以英語學習者的角色參與訓練,透過最小音素對比的聽辨與發音練習,體會到非母語者在音素區辨與正確發音上的困難,讓她更能理解語音困難者的處境,學習從個案角度設計訓練。

3人還參與多種個別或團體語言治療實習課程,涵蓋不同年齡層與障礙類型個案,如:言語失用症、自閉症、唐氏症、口吃、跨性別嗓音治療、失智症、及使用溝通輔具的腦性麻痺個案等。吳昱瑩同學分享,有1位在收容機構的唐氏症個案,透過一些簡單的美國手語溝通,除了進行有聲/無聲子音的練習,還使用基本的打招呼句型演練。3位同學都表示,這些經歷讓書本上的知識與實際臨床經驗連結,培養臨場應變與跨文化的專業能力。

吳昱瑩同學表示,在口音課與團體課中,向當地治療師學習英文口說技巧,並進行口語訓練,學習如何「clear speech」,保持穩定速度和音量,練習正確發音及規則,對增進英文口說能力與自信心都有很大的幫助!

黃儀瑄同學提到,她與1位使用「AAC輔具溝通系統」的腦性麻痺個案互動,深刻體會到科技如何成為溝通橋梁,讓非口語使用者也能有效表達需求與情緒,同時感受到多元文化在治療中的重要性。

黃琬棋同學則說,除了專業知識的學習,透過與當地師生和個案交流,能學習到美國日常用語與「small talk」的文化特色,在彼此交流之下更深刻體驗到台美文化的多樣與特色。3人都認為,這次赴美實習是難得的學習契機,強化了臨床專業與跨國交流的能力,也讓她們更加確立未來投身語言治療工作的志向。

除專業領域的學習外,3位同學也有許多體驗美國當地文化的機會,老師和學伴協助他們熟悉環境,並邀請他們參與各種活動、品嘗在地美食、參觀世界奇景尼加拉瀑布等,讓3人透過文化體驗,更貼近這座城市。

亞大聽語系3位同學與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溝通障礙與科學系主任Jessica E. Hube(左2)合影。
亞大聽語系3位同學與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溝通障礙與科學系主任Jessica E. Hube(左2)合影。

亞大聽語系3位同學在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與該校師生合影。
亞大聽語系3位同學在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與該校師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