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平台
歡迎公司行號投遞新聞訊息!詳洽業務行銷中心 人工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六9:30-12:00、14:00-18:30 如有週日發稿需求請於週六18:00前完成刊登程序。

更多訊息

寓教於樂 聖約翰科大環境生態教育營啟發永續意識

發稿時間:2025/08/22 09:59:44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822 09:59:44)

聖約翰科技大學舉辦「環境生態教育營」,學童在專業講師帶領下走進田間,認識稻作生態與自然環境。
聖約翰科技大學舉辦「環境生態教育營」,學童在專業講師帶領下走進田間,認識稻作生態與自然環境。

為推動全民環境保護觀念並深化永續意識,聖約翰科技大學舉辦「環境生態教育營」,融合歷史人文、科學探索及手作體驗,讓學童在4天的活動中,玩中學、學中樂,深入認識環境生態的重要性,並培養實踐環境保護的態度與能力。

唐彥博校長表示,此次營隊活動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特別是「氣候行動」、「水下生命」與「陸域生態」三大核心議題。課程設計將環境教育融入多元形式,讓學童在寓教於樂的氛圍中,培養責任感,並將永續理念轉化為日常行動。

學童動手製作生態瓶,在實作中理解資源循環與創新應用的重要性。
學童動手製作生態瓶,在實作中理解資源循環與創新應用的重要性。

開營典禮結合「破冰活動」,幫助學童彼此熟悉,營造團隊氛圍。隨後的「環境人文歷史課程」帶領學童回顧人類文明發展與自然環境的互動關係,並搭配系列課程,進一步引導學童思考環境永續發展的重要性。

學童親自餵食小動物,觀察生態習性,體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價值。
學童親自餵食小動物,觀察生態習性,體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價值。

第二天安排「校外實地教學」,帶領學童走出教室,前往桃園新屋活力健康農場,親身觀察自然生態,透過觀察動植物與自然資源,讓學童體會生態保育的價值。第三天課程聚焦於科學探索與環保手作,參與者透過實驗與創作,不僅培養實作能力,更在動手過程中學習資源循環與創新應用。

最後一天則舉辦「烘焙」、「同樂會」及「成果發表」,學童展現學習心得與團隊成果,彼此分享對環境的關懷與行動承諾,讓4天的學習畫下圓滿句點。

學童參與傳統童玩活動,從遊戲中培養團隊精神與動手能力。
學童參與傳統童玩活動,從遊戲中培養團隊精神與動手能力。

「看到他們快樂學習是我最大的感動與成就。」擔任本次營隊工作人員的多媒體設計系秦仕晉同學也分享心得,他表示,透過服務過程更加理解海洋環境與生態教育的重要性,也學會如何主動協助與關懷他人,克服緊張並與孩子建立連結。看見參與學童們在活動中快樂學習、展現成長,成為自己最大的收穫與感動。

課外服學職涯組陳登騏組長說,聖約翰科大期望藉由推動校園與社區的環境教育,向下扎根,培養國小學童的環境素養,也凝聚在地居民共同守護生態的力量,展現大學在社會責任(USR)上的積極角色。

學童專注聆聽昆蟲專題講解,透過實地導覽與圖像教材,深入認識生物多樣性與自然生態。
學童專注聆聽昆蟲專題講解,透過實地導覽與圖像教材,深入認識生物多樣性與自然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