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平台
歡迎公司行號投遞新聞訊息!詳洽業務行銷中心 人工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六9:30-12:00、14:00-18:30 如有週日發稿需求請於週六18:00前完成刊登程序。

更多訊息

製造業轉型 變局再創成長新曲線 智慧製造為未來三年競爭關鍵 勤業眾信獻策四大行動方針

發稿時間:2025/08/20 14:20:34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820 14:20:34)面對全球供應鏈重整與 AI 驅動的產業變革,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將攜手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於9/4(四)舉辦「關鍵變局:製造轉型實戰指南」線上研討會,透過「全球布局、AI轉型、市場進入評估、永續韌性、組織人才」五大主題,深入剖析製造業核心轉型需求,以及當前多重風險挑戰,提供企業在成本與競爭壓力下,創造新成長曲線的具體行動方案。

勤業眾信能源、資源與工業產業負責人溫紹群
勤業眾信能源、資源與工業產業負責人溫紹群

勤業眾信能源、資源與工業產業負責人溫紹群指出,製造業長期以來一直是台灣外銷的核心支柱。隨著AI推動產業再創成長,不同子產業面臨的轉型挑戰各有差異,包括:供應鏈布局、家族企業世代交替、智慧製造等議題。近年來,歷經川普1.0供應鏈移轉、新冠疫情中斷供應鏈,到川普2.0課徵對等關稅,無論大型或中小型製造業者,皆需依組織特性與市場定位所衍生的不同挑戰,打造專屬的轉型對策。

成長基石:供應鏈再韌性、產品價值再定位

溫紹群表示,高科技與傳統產業在台灣製造業供應鏈中具重要連結性,川普政府對台加徵對等關稅,加上業者面臨匯率波動,讓製造業上中下游乘載空前壓力。對高度依賴出口美國的製造業而言,攀升的生產成本與供應鏈風險不僅壓縮利潤,更直接成為經營風險。

在盤點成本與風險的同時,首要任務是打造「供應鏈再韌性」:已布局海外業者應檢視各廠區受關稅影響範疇,並調整全球供應鏈與成本配置;尚未海外擴張者則應建構多元供應策略,分散過度依賴單一產地的風險。企業亦需推動「產品價值再定位」,開發高附加價值產品與新事業,並藉由整合AI應用提升產品價值,重塑市場定位、創造差異化優勢。

成長核心:從製造到營運決策的智慧化轉型

勤業眾信《2025 智慧製造與營運調查》指出,超過九成受訪製造商認為智慧製造是未來三年競爭力的核心驅動力,強化企業營運決策與財務核心績效,隨著智慧製造成熟度提升,企業投資也隨之加大。溫紹群表示,台灣製造業具備高度彈性與適應力,但下一步競爭關鍵在於「製造與營運智慧化」,智慧化轉型是企業深化核心能力的成長引擎。

多數業者已建立自動化基礎,需進階讓產線與決策同步升級,透過運用 AaaS (Agentic AI as a Service),並結合數位產業署推動的 AI 算力池資源,降低企業在概念驗證與實驗階段的成本門檻,獲取更多算力支持。善用外部資源將有助企業突破資金與人力限制,將智慧製造成果擴展到跨廠區與全營運流程, 放大轉型效益。

成長資本:人才與風險管理

溫紹群表示,製造業智慧化轉型不僅是技術與投資的問題,人才與風險挑戰更是關鍵。根據勤業眾信《2025 智慧製造與營運調查》指出,人力資本是智慧製造落地重點環節,超過三成受訪者認為人才難以適應未來工廠是首要隱憂,同時,營運風險與資安議題更成為企業導入智慧製造的關鍵挑戰。

企業經營者除了賦能內部員工,在核心技術占比較低或新進的事業領域,可評估委託數據分析、自動化導入、資安等領域外部專家,掌握外在環境變動與科技發展趨勢,兼顧經驗傳承、人力升級與風險管理,打造可持續的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