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平台
歡迎公司行號投遞新聞訊息!詳洽業務行銷中心 人工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六9:30-12:00、14:00-18:30 如有週日發稿需求請於週六18:00前完成刊登程序。

更多訊息

鴿笭文化變桌遊 學童齊聚鹽水PK友誼賽

發稿時間:2025/08/20 09:49:49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820 09:49:49)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辦理的「放粉鳥(紅腳)笭文化」桌遊PK友誼賽,8月19日上午在鹽水區老人文康中心三樓登場。活動邀請鹽水區竹埔國小、仁光國小、歡雅國小、岸內國小及學甲區頂洲國小學生齊聚一堂,以桌遊方式進行交流比賽。文資處期望透過年輕世代熟悉的遊戲形式,讓學童在輕鬆互動中認識無形文化資產,進而拉近大眾與文化的距離。

「放鴿笭」又稱「放粉鳥(紅腳)笭」,目前僅見於臺南鹽水、新營與學甲一帶,是早期農閒時的庶民娛樂,已有百餘年歷史。活動利用鴿子的歸巢特性,讓其揹負鴿笭進行短距離負重競賽,村落之間藉此聯誼交流。2014年,臺南市政府已將「新營鹽水學甲放粉鳥(紅腳)笭」登錄為市定民俗。

文資處近年來積極推廣鴿笭文化,2023年帶領國小學童設計相關桌遊,2024年量產推出「做伙來放粉鳥(紅腳)笭桌遊」,並規劃教師研習及親子共學。2025年更在鹽水、學甲兩地學校辦理為期三天的推廣工作坊,課程除介紹鴿笭歷史與賽制外,也透過桌遊加深學生對家鄉文化的理解,並邀請學童參與此次 PK 友誼賽,藉比賽檢視成果並培養文化認同。

文化局長黃雅玲表示,鴿笭文化推廣歷程從實地走讀、學童設計桌遊,到桌遊發行、影像記錄及友誼賽,逐步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與教材。期盼未來能將此項民俗納入在地課程,透過遊戲互動,引導年輕世代主動探索臺南多元的文化資產。

「放粉鳥(紅腳)笭文化」桌遊PK友誼賽邀請鹽水區竹埔國小、仁光國小、歡雅國小、岸內國小及學甲區頂洲國小學生齊聚一堂,以桌遊方式進行交流比賽。
「放粉鳥(紅腳)笭文化」桌遊PK友誼賽邀請鹽水區竹埔國小、仁光國小、歡雅國小、岸內國小及學甲區頂洲國小學生齊聚一堂,以桌遊方式進行交流比賽。

鴿笭文化變桌遊,學童齊聚鹽水PK友誼賽,賽後由文化資產管理處處長陳思瑀頒發獎狀。(右為第一名:岸內國小邱思又)
鴿笭文化變桌遊,學童齊聚鹽水PK友誼賽,賽後由文化資產管理處處長陳思瑀頒發獎狀。(右為第一名:岸內國小邱思又)

鴿笭文化變桌遊,學童齊聚鹽水PK友誼賽,賽後由文化資產管理處處長陳思瑀頒發獎狀。(右為第二名頂洲國小郭晉杰)
鴿笭文化變桌遊,學童齊聚鹽水PK友誼賽,賽後由文化資產管理處處長陳思瑀頒發獎狀。(右為第二名頂洲國小郭晉杰)

鴿笭文化變桌遊,學童齊聚鹽水PK友誼賽,賽後由文化資產管理處處長陳思瑀頒發獎狀。(右為第三名歡雅國小郭庭妤)
鴿笭文化變桌遊,學童齊聚鹽水PK友誼賽,賽後由文化資產管理處處長陳思瑀頒發獎狀。(右為第三名歡雅國小郭庭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