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語校訂課程成果發表會 44校獲優良教案肯定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820 09:48:29)客家委員會19日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辦理「113學年客語結合十二年國教校訂課程優良教案遴選」成果發表會,並由客委會主任委員古秀妃親自頒獎,並感謝所有參與的學校與教職人員一路相伴,支持客委會推動客家語言文化的傳承。
古主委表示,客語校訂課程計畫推動,至114學年度已邁入第8年。客委會在學校推廣教育方面有幾個面向,例如「客語生活學校」計畫,推動「客語沉浸式教學」,運用客語作為教師教學語言,落實於幼兒園至國、高中,營造自然的客語溝通環境。
古主委提到,今年共有44校獲獎,其中8校榮獲特優、15校獲得優等、21校獲得入選,累積豐碩實踐經驗與成果。值得一提的是,台北、新北等非客庄地區也有教師積極投入,讓更多孩子透過課程認識客家文化,培養跨族群的包容與尊重,展開更開放多元的學習視野。
本次成果發表會由輔導計畫主持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張素貞副教授進行推動成效回顧,並邀請客委會委員范姜淑雲老師進行「同村共學—談客語結合校訂課程策略聯盟的共備機制」專題演講,回顧年度推動成果並分享未來精進方向。
為提升學校學習成效,並提供各校課程成果分享及交流觀摩平台,客委會於8月19日及20日邀請榮獲113學年客語校訂課程計畫優良課程教學方案的8所特優與15所優等獎項學校分享課程推動成果,作為他校學習借鏡。
獲獎學校不但分享課程設計理念、教學歷程與策略,更展現如何將客語、客家文化與在地特色完美融合;透過口頭發表、靜態展示與分組座談等多元形式,讓參與教師能彼此切磋、相互觀摩,並在輔導諮詢委員與其他學校的回饋中,共同建構良善的跨校交流與專業成長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