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平台
歡迎公司行號投遞新聞訊息!詳洽業務行銷中心 人工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六9:30-12:00、14:00-18:30 如有週日發稿需求請於週六18:00前完成刊登程序。

更多訊息

東海大學通識教育成果展 反思AI衝擊下的「何以為人」

發稿時間:2025/07/28 10:33:17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728 10:33:17)東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日前與財團法人人工智慧法律國際研究基金會與財團法人永齡基金會,聯合舉辦「AI未來應用與監管法規探索,打造AI教育新世代成果發表會」,以「何以為人」為題,全方位探討AI對人類角色、制度與價值的挑戰與再造。

東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日前與財團法人人工智慧法律國際研究基金會與財團法人永齡基金會,聯合舉辦「AI未來應用與監管法規探索,打造AI教育新世代成果發表會」
東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日前與財團法人人工智慧法律國際研究基金會與財團法人永齡基金會,聯合舉辦「AI未來應用與監管法規探索,打造AI教育新世代成果發表會」

在人工智慧快速滲透教育、醫療等生活面向的當今,東海大學結合跨域思辨與實務創新,以多元議題引導學生深入探索AI對人類主體性、價值與倫理所帶來的影響,聚焦「AI與人性」、「AI在家庭、產業與高齡社會的應用與監管挑戰」兩大主軸,從哲學思辨到社會應用,多面向探討AI對人類的影響與價值挑戰。教務長楊定亞表示,學生展現出對AI未來發展的深度觀察與批判思維,也反映AI教育應不僅止於技術訓練,更須納入倫理與人文反思。

教務長楊定亞表示,學生展現出對AI未來發展的深度觀察與批判思維,也反映AI教育應不僅止於技術訓練。
教務長楊定亞表示,學生展現出對AI未來發展的深度觀察與批判思維,也反映AI教育應不僅止於技術訓練。

活動中,學生展現跨領域整合與深度思辨能力,從電影與遊戲剖析AI與人性的關係,到探討其在醫療、家庭、教育、高齡社會等場域的實際應用與潛在風險,內容涵蓋AI作為輔助工具與情感倫理、技術應用與制度設計的拉扯,也反思人類在AI時代中的角色轉變。哲學系助理教授甘偵蓉表示,AI或許也是一面映照人性的鏡子,反映人類如何看待自身。

學生展現跨領域整合與深度思辨能力,從電影與遊戲剖析AI與人性的關係,到探討其在醫療、家庭、教育、高齡社會等場域的實際應用與潛在風險
學生展現跨領域整合與深度思辨能力,從電影與遊戲剖析AI與人性的關係,到探討其在醫療、家庭、教育、高齡社會等場域的實際應用與潛在風險

參與學生也進一步探討AI如何改變人際關係,以及在親職教育、健康監測與長照領域的影響,他們認為AI雖具應用潛力,但在隱私、成本與法規配套上仍面臨重大挑戰。參與團隊普遍認為,AI的導入不能僅憑科技進展推動,更應同步建立可解釋性、透明性與倫理基礎,AI發展應是服務於人,而非反客為主。陳迪暉老師則引用《監控資本主義時代》與《雲端封建時代》等書中概念,提醒社會應正視AI應用所伴隨的倫理與制度風險,並積極建構更具人本精神與制度保障的科技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