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日為生態祈福 宗博館匯聚10宗教代表共啟永續心願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422 17:30:30)4月22日世界地球日,位於新北市永和區的世界宗教博物館,邀請10位不同宗教代表齊聚一堂,為地球祈福,並共同發表生態守護聯合宣言,以信仰點亮希望,以靈性擁抱生態,一起當地球生態守護者。
世界宗教博物館自2001年創立以來,本著創辦人心道法師「尊重、包容、博愛」核心精神,24年來,已成為台灣各宗教和平對話、溝通交流的平台;在氣候變遷及生態危機的威脅下,信仰的光芒是否能照亮人心與大地?今年世界地球日特地舉辦宗教祈福活動。
不捨聖者離去 為教宗方濟各默禱
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執行長顯月法師表示,心道法師近年積極推動「靈性生態」理念,為地球平安,正在山上帶領四眾弟子進行21天〈大悲咒〉閉關;宗博館則邀約各宗教代表為生態祈福,以不同形式期盼喚起更多人的心靈覺醒,企盼做到「尊重物種存在的價值,包容彼此生存的空間,共同成就分享的世界」,與萬物共好。
以守護生態為職志的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4月21日蒙主恩召,與教宗曾在梵蒂岡會晤的心道法師,第一時間指示為教宗點燈,並表示他一生對世人的慈悲大愛,對各個國家、社會、宗教的關心是慈悲圓滿的,心道法師不捨聖者離去,接下來要承繼這份愛地球、愛和平的職志與愛心,與各宗教共同守護地球生態。22日活動開始前,與會者也共同為這位宗教領袖默禱1分鐘,表達追思之意。
宗教代表為地球發聲 從讚頌走向實踐
這場跨宗教的祈福儀式,不只是形式性的聚會,也為同步開展的「光在萬物」特展揭開神聖序幕,由主管宗教的內政部宗教及禮制司司長林清淇第一個上台致詞,他推崇心道法師為眾生苦難、為地球平安祈福的胸襟,肯定世界宗教博物館為連結各宗教所做的努力。
接著由臺北清真寺教長趙錫麟、靈鷲山佛教教團代表大康法師、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理事長簡清華、天主教榮休劉丹桂主教、中華天帝教總會樞機使者蔡光思、原住民阿美族祭司巴奈.母路(Panay Mulu)、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會長楊世寜長老、中華道教總會秘書長張肇珩、台灣聖公會牧師林立峯、台灣基督東正教會神父李亮,一一祈福與讚頌,現場也來了許多錫克教徒,彼此語言不同,信仰不同,但聲聲指向同一份對地球未來的關切,願心共振,天地同應。
活動重頭戲之一,是各宗教代表發表《生態守護聯合宣言》,邀請宗教代表號召更多社會力量加入愛地球的實踐行列。這份跨信仰、跨文化的聯合行動,不只為地球發聲,更是永續靈性的承諾。此外,交通部觀光署署長周永暉與顯月法師,也共同簽署推廣觀光合作備忘錄,將相互整合觀光資源,發展心靈旅遊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