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平台
歡迎公司行號投遞新聞訊息!詳洽業務行銷中心 人工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六9:30-12:00、14:00-18:30 如有週日發稿需求請於週六18:00前完成刊登程序。

《生生不息》成大跨域合作歌舞編創溫馨動人 展現大學社會責任與藝術的傳統保存及永續

發稿時間:2024/12/27 09:36:02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1227 09:36:02)繼12月10日自強校區演出,國立成功大學「劇場實務」課程期末成果展演,12月26日在光復校區鳳凰劇場再度登場。現場全體師生齊心完成精彩的戶外及室內表演,造就一場溫馨動人的美好演出。本次展演以臺南鹽水區坔頭港為故事背景,演出內容蘊含對自身土地與自然人文的關懷與敬畏,不少坔頭港當地居民也特地前來觀賞,盛讚表演「不僅有故事,還有滿滿的創意與感動,看了不禁讓人熱淚盈眶」;更熱情喊話:「歡迎大家都來坔頭港走走!」

成大「劇場實務」課程期末成果展演《生生不息》 12 月 26 日上午再度登場。現場全體師生齊心完成精彩的戶外及室內表演,造就一場溫馨動人的美好演出。
成大「劇場實務」課程期末成果展演《生生不息》 12 月 26 日上午再度登場。現場全體師生齊心完成精彩的戶外及室內表演,造就一場溫馨動人的美好演出。

同時看過兩場演出的航太系林同學分享,先前在自強校區看過環境劇場《永生島》的演出覺得很有趣,當時以參與式劇場的表演方式讓觀眾很有參與感。今天的演出主題涵蓋母女親情、個人夢想追尋,演員情感豐沛的詮釋,讓現場很有渲染力。看完表演之後,對於自己未來的夢想實踐也感到備受鼓舞。

授課教師成大藝研所副教授馬薇茜表示,本次作品融合田野調查、實地考察與在地文化,以爐渣藝術創作和發光植物為核心元素,探索我們身處環境永續與在地人文的深層意義。課堂中,很感動看見學生對戲劇表演與藝術創作的積極、認真與熱愛投入,即便面臨期末的各科挑戰,仍投入大量心力幾乎不眠不休、緊鑼密鼓地準備成果展演。本次創作特別注重文化多樣性與地方性的結合,盼以通過藝術的力量,喚起更多人對環境保護和文化傳承的關注與重新思考並結合藝術、生態與田野調查成果,實現創意與永續無縫對接。

本次跨域合作歌舞編創的演出以臺南鹽水區坔頭港為故事背景,演員情感豐沛的詮釋,讓現場感動滿滿。
本次跨域合作歌舞編創的演出以臺南鹽水區坔頭港為故事背景,演員情感豐沛的詮釋,讓現場感動滿滿。

成大文學院「劇場實務」課程由跨領域戲劇學分學程與藝術研究所暨戲劇碩士學位學程開設。課程結合高教及國際躍升暨場域驗證計畫進行跨領域合作,與成大核設貴儀中心材料系蘇彥勳教授進行藝術戲劇創作展演。整體以「土地故事」為概念,分別規劃3個主軸「過去、現在、未來」與3個劇場形式「儀式劇場、鏡框劇場、環境劇場」等進行結合,以劇場實務呈現表演藝術的傳統、保存及永續理念。

成大「劇場實務」課程以跨領域藝術呈現永續理念,期末展演的演出內容為課堂學生團隊共同策劃並創作。成員有:楊霆翔、楊宸溥、吳婉綾、袁丞揚、盧思羽、游雅惠、陳浩愷、林雨潔、朱恆霓、毛榆婷、胡馨、劉浠茜、陳翊庭、池雯雯、梁証道、蕭瑞仁、朱珮瑄、蔡為奐、謝一鴻、蘇郁樺、王柚涵等。演出現場與會者眾多,包含:成大藝研所吳奕芳所長、藝研所朱芳慧教授、材料系蘇彥勳教授、數學系舒宇宸副教授及坔頭港張碩晉里長、坔頭港社區發展協會黃俊欽理事長、坔頭港國小關向君校長、傳統藝術宋江陣教練許明鏡也和多位里民一同欣賞表演。

成大「劇場實務」課程以跨領域藝術呈現永續理念,演出內容為課堂學生團隊共同策劃並創作。期末兩次演出,以3種劇場形式呈現表演藝術的傳統、保存及永續理念。
成大「劇場實務」課程以跨領域藝術呈現永續理念,演出內容為課堂學生團隊共同策劃並創作。期末兩次演出,以3種劇場形式呈現表演藝術的傳統、保存及永續理念。

26日上午,環境劇場《永生島》從自強校區核設中心撤展至光復校區鳳凰樹劇場展演。環境劇場《永生島》是一個超越時間與空間的奇幻發想,訴說千百萬年來遭受嚴重污染的地球,人類在其中如何生存下來以及進行一場追本溯源的永續之旅。於鳳凰樹劇場外登場的儀式劇場《感謝坔頭港》則訴說廟宇與里民們的故事。鏡框劇場《土地的故事》則在鳳凰樹劇場內,以音樂劇編創形式,上演了一部壯麗精彩的屬於臺灣土地故事,其豐富有趣的情節安排、歡欣暢懷的音樂節奏,深刻地描繪出屬於這世代人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