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美藝文交流人才齊聚一堂 見證文化部與傅爾布萊特聯名獎助計畫續約邁入新篇章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828 18:09:37)文化部與美國在臺協會(AIT)、學術交流基金會今(28)日共同舉辦「臺美藝文交流人才回娘家:傅爾布萊特x文化部獎助計畫說明分享會」,邀請曾參與臺美交流相關計畫的藝文專業人士出席團聚,同時由臺美雙方簽署「傅爾布萊特-臺灣文化部藝文專業人才獎助計畫」合作備忘錄,正式宣布續約至2027年,並即刻啟動2025年徵件計畫,受理日期至今年10月31日止。
活動出席包括文化部長李遠、今年7月甫上任的AIT處長暨學術交流基金會榮譽主席谷立言(Raymond F. Greene)、文化新聞組長王競時(Arend Zwartjes)、文化官傅詩恩(Anne Foss)、學術交流基金會執行長那原道(Randall L. Nadeau),以及國立故宮博物院長蕭宗煌、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朱宗慶等藝文界貴賓。
文化部長李遠致詞時特別提到他這一代的人深受美國文化影響,他說,直到現在心目中印象最深刻的歌就是〈Five Hundred Miles(離家五百哩)〉,而從高中到大學的階段,更是在美國新聞處看雜誌、學英文及美國的文化。李遠說,臺灣和美國是非常重要的盟友,除了政治、經濟等面向外,文化與學術的深度交流,更是促成雙方友誼、研究創新、追求卓越的重要介面,期待與傅爾布萊特計畫續約合作,持續作為激發臺美雙方藝文交流及持續探索、精進藝文專業知能的動力。
合作備忘錄續約儀式由文化部文化交流司長紀東陽,與學術交流基金會執行長那原道代表雙方機關簽署,也特別邀請曾經參與傅爾布萊特相關計畫,以及近年獲文化部支持赴美國創作交流的藝文人士共同聚首交流。
那原道指出,如果少了專業藝術工作者及藝術管理者,藝術家將難以實現其創作、表演及展覽等,這些從旁協助法規、籌劃、募款行銷及銷售等的工作者是「臺灣藝術界的基石」。那原道特別感謝臺灣文化部及美國國務院教育和文化事務局批准與認可傅爾布萊特獎助計畫,「這是臺美藝術文化交流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刻」,期待藉由獎助計畫持續支持專業人士,共創臺灣藝術界光明的未來。
曾獲得美國國務院國際領袖人才訪問計畫的國立故宮博物院長蕭宗煌代表分享時表示,他在2003年有機會獲得傅爾布萊特獎助計畫,但當時臺灣正值SARS爆發,身為高雄美術館館長的他,為了抗疫選擇放棄獎助計畫,不過,很幸運的是在2006年他有機會獲得同樣是國務院支持的國際領袖人才訪問計畫。蕭宗煌說,當時他提出的其中一個參訪計畫是博物館的無障礙設施規劃,從受安排參訪明尼蘇達兒童博物館時,一位坐著電動輪椅的年輕人,一路開朗、自信的介紹各個展廳,卻完全沒有特別介紹博物館無障礙設施規劃的過程中,他心裡明白,「這就是美國,不用特別告訴我如何規劃無障礙設施,因為對他們來說,這就是日常」。
蕭宗煌鼓勵所有有意參與交流計畫的藝術工作者,「美國是世界自由民主國家的典範」,文化藝術活動蓬勃多元,充滿創意思潮,建議申請者以開放心胸,先擱置自己既有的概念或想法,先不急著得到答案或印證,而是當下用心的觀察與體會,未來的旅程自然而然會內化成個人成長的重要資產。
活動當中,2017、2022年參與美國國務院「OneBeat」國際音樂交流計畫的擊樂藝術家張幼欣,搭配曾獲金曲獎的音樂製作人鄭各均現場表演從臺灣太魯閣族傳統歌謠發想的音樂創作;Lightbox攝影圖書室創辦人曹良賓、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學推部創意學習組長鄒鳳芝也專題分享、傳承赴美交流經驗。
此外,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陳貺怡、國際XR金獎導演黃心健透過影片,鼓勵年輕一代藝文工作者透過國際交流開拓視野。林懷民說,「傅爾布萊特獎助金給我的是打開一個門,那個門後還有其他的門,你就忙著去打開這些門,但最重要的是傅爾布萊特獎助金給我一把很漂亮、很好用的鑰匙。」
文化部與學術交流基金會自2018年起合作「傅爾布萊特-臺灣文化部藝文專業人才獎助計畫」,至今已有16名學人獲獎助赴美研習交流,涵蓋劇場、展覽、表演、攝影等多個領域,研究題材從場館營運、節目策略,到開放文化、聲音藝術、藏品修護、劇場幕後工作者等,豐富多元,活動現場也展示了參與此項計畫16位藝文人士的交流成果。
2025學年度獎助計畫目前開放徵件中,甄選對象包含藝文行政、管理、技術、策展、評論人員,預計選送3人赴美完成3個月的研習,線上受理至今年10月31日止,歡迎有志前往美國機構交流的藝文工作者把握機會申請。今年9月5日、9月26日將分別在臺南市美術館、學術交流基金會場地舉行徵件說明會,詳情請至學術交流基金會官網https://www.fulbright.org.tw/zh-hant/fulbright-taiwan-ministry-of-culture/ 查詢。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