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千禧書法學術講座,探討《避暑山莊三十六景》在中西藝術史的意涵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529 14:30:55)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於5月22日舉辦千禧書法學術講座,邀請荷蘭國家博物館研究員王靜靈博士,為師生深入解析荷蘭國家博物館珍藏義大利傳教士馬國賢(Matteo Ripa,1682-1746),在中國北京的13年間(1711-1724),應康熙皇帝詔令所製作的銅版畫《避暑山莊三十六景》在中西藝術史上的意涵。
王靜靈為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德國柏林自由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博士,長期關注歐洲博物館所收藏的東方藝術,近年來更積極促進荷蘭國家博物館與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的藝術文物交流。
演講一開始,王博士說明銅版畫這項西洋的印刷技術如何藉由傳教士飄洋過海傳播至東方,並以馬國賢撰寫的回憶錄《清廷十三年:馬國賢在華回憶錄》為本,深入還原傳教士當時製作銅版畫的情景─包含與皇帝的互動,以及製作期間遇到的困難等。
馬國賢以銅版畫技術仿木板畫《避暑山莊三十六景》共有三十六張成品,無論質與量在中西藝術交流史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王博士比較了西方銅版畫和中國傳統木版畫在製作材料和工法的差異,再將同樣以避暑山莊為題材的木版畫和銅版畫相對照:木版畫以中國傳統的繪畫技術為基礎,有許多皴法、飛白、和畫譜格套的應用;銅版畫則多了西方藝術講求的立體透視和陰影。王博士更發現馬國賢的銅版畫特意畫出康熙皇帝御製詩的詩意圖示,這是木版畫不曾出現的手法,顯示出馬國賢不只純粹的改變繪畫技法,更試圖結合文獻內容,力求山莊三十六景的完整。
除了不同媒材間的比較,王博士更對這三十六幅銅版畫的技法和畫風做了深入的觀察和分類,分享如何依據不同的筆觸判斷畫作究竟是出自馬國賢還是學徒之手。小至線條的使用,局部陰影的型態,大至整幅版畫的布局結構,王博士以其犀利的眼光和無比的耐心,建構關於《避暑山莊三十六景》的獨到理解。東方的山水木版畫經過西方傳教士的眼睛、西方的技法,展現截然不同的表現形式,也讓這部鉅製之作有了專屬於自己的美學表現。
最後,王博士提及《避暑山莊三十六景》不只記錄下避暑山莊的景致,更是藝術史上一塊十分重要的拼圖。對東方來說,它是藝術表現形式的一大突破,是中西融合下所創造出的瑰寶;對歐洲來說,它成為西方人觀察中國建築的第一手資料,且帶動了中國園林式建築在歐洲大陸的風行。
南大國文系長期推動藝術與文學的結合,在這次的講座中,王靜靈博士以深入淺出的觀點,平易近人的語言帶領聽眾走進銅版畫的世界,帶給學生別開生面的文化刺激。希望學生們藉由欣賞作品開拓美學的視野,建立鑑賞與分析文物的能力,深化內在文化涵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