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平台
歡迎公司行號投遞新聞訊息!詳洽業務行銷中心 人工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六9:30-12:00、14:00-18:30 如有週日發稿需求請於週六18:00前完成刊登程序。

德勤商務法律與人資有約 提供企業永續全攻略 落實人權盡職調查、善用數位科技,打造共好良心供應鏈

發稿時間:2024/04/16 18:02:22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416 18:02:22)歐盟2023年底通過企業永續盡職調查指令,要求企業採取行動避免公司營運破壞環境及人權,國際間就人權議題也日益重視,並已陸續推動要求企業進行人權盡職調查之立法,人權政策及人權盡職調查已然成為企業關鍵議題。德勤商務法律事務所今(16)舉辦「人資有約 – 人權反漂洗,永續全攻略」研討會,從國際間要求企業制定人權政策及人權盡職調查之立法趨勢、臺灣人權政策發展現況、可能因此產生之漂洗風險及相關法律責任,深度剖析企業如何採取具體人權措施、人權盡職調查流程及範圍,並探討性別平等、同工同酬等指標性勞動檢查項目,及如何借助數位科技將人權融入供應鏈合約管理全週期,提供企業永續潮流下之應對之道及具體行動方針,以確保企業接軌國際、落實人權保護責任。

@

德勤商務法律事務所今(16)舉辦「人資有約 – 人權反漂洗,永續全攻略」研討會。(左起)德勤商務法律合夥律師林光彥、勤業眾信稅務及法律服務部門營運長張宗銘、德勤商務法律合夥律師陳盈蓁、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專案協理莊于葶、勤業眾信法律科技諮詢副總經理張馨云
德勤商務法律事務所今(16)舉辦「人資有約 – 人權反漂洗,永續全攻略」研討會。(左起)德勤商務法律合夥律師林光彥、勤業眾信稅務及法律服務部門營運長張宗銘、德勤商務法律合夥律師陳盈蓁、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專案協理莊于葶、勤業眾信法律科技諮詢副總經理張馨云


良心供應鏈也是永續的重要一環,企業應當重人權、反漂洗

德勤商務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陳盈蓁說明,當前國際間對人權保護規範普遍參照聯合國工商企業與人權指導原則United Nations Guiding Principles on Business and Human Rights,要求企業制定人權政策、進行人權盡職調查及揭露人權相關措施;歐盟及歐洲主要各國、日、韓、澳等均已陸續推動企業落實人權保護立法,臺灣也已於2020年公布「企業與人權國家行動計畫」(NAP),目前經濟部也積極研議供應鏈人權指引草案,將人權篇章由鼓勵性質推向管制要求。企業因應永續浪潮,宜進行人權盡職調查自我檢視,確認無強迫勞動、落實性別平等、同工同酬、勞動條件等,更宜針對已辨識出的風險事項制定有效防免及減緩措施,並妥善揭露資訊、慎防過度美化而衍生資訊不實、誤導的「漂洗」(Social Washing)風險及責任。透過人權及勞權政策的上行下效,建構友善工作環境及打造共好良心供應鏈,不僅提升企業形象,更有助於贏得歐美訂單商機。

@重視勞工權益,落實企業人權永續之道實例解析

德勤商務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林光彥透過實務案例探討調職原則、不當資遣議題與勞動事件法上相關規範,並聚焦於受到法院長期關注的調動五原則及法定資遣事由。從調職對企業經營上的合理性,到調職後企業應採取之措施,藉由實務爭議態樣的歸納,提供企業在職務調動決策上的指引。而勞動契約的終止,亦為勞資關係的重大議題,針對勞動基準法所規範的法定資遣事由,例如業務緊縮、勞工不能勝任工作等,在訴訟實務上如何解釋、解僱最後手段性原則如何適用於該等事由,說明企業經營上需要注意的關鍵。此外,自2020年勞動事件法施行後,勞資爭議在法院爭訟程序有諸多不同於傳統訴訟的相關規範,亦值得企業持續關注,並留意爭訟程序的特別規定,才能在符合法律框架下進行人力資源管理,以促進企業的永續發展。

@永續視角-人權盡職調查實務

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股份有限公司專案協理莊于葶表示,人權盡職調查的本質是企業自主識別人權潛在風險,透過風險減緩及補救措施與持續的管理循環,降低人權風險發生機率與衝擊。台灣企業多位於全球供應鏈的關鍵位置,而推動人權管理除自有營運外,亦須考量供應鏈及合資企業等,風險程度依受查對象之產業特性而異,利害關係人議合則是企業是否能落實永續人權作為的關鍵,合規僅是最基礎的要求。人權盡職調查在實務上是一項複雜的工作,需要企業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為詳實評估人權風險,獨立的第三方機構可保障受調查對象,較有機會窺見企業人權管理之實際情況,俾利於產出具有信效度之盡職調查報告。人權盡職調查可預防風險與降低成本,回應國內外利害關係人並助力企業提升DJSI、MSCI等永續評比人權題組分數,根據勤業眾信過往服務客戶的經驗顯示,健全的人權盡職調查報告帶領企業取得領導地位與永續獎項之榮耀,企業應持續落實人權管理,以擴大永續社會面向之作為與效益。

@數據驅動合規 : 推進人權保護實踐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法律科技諮詢副總經理張馨云指出,這幾年來,台灣企業進行人權保護盡職調查與相關工作,主要的目的多是為了能在公司治理評鑑得到更多加分。然而,隨著歐、美、日、韓各國紛紛立法欲透過供應鏈管理來促進人權保護,使得以出口導向為主的台灣企業在人權保護的工作上將日趨複雜。不但需要了解相關國際人權保護準則、還需要了解公司營運地的勞動與人權法規、更需要清楚客戶對人權保護的要求、以及如何確保供應商也能符合所有規範。除此之外,企業還必須思考,如何從利益關係人方面取得有效反饋,以確保在人權保護工作上的努力具有實際效益。畢竟,企業是否做到人權保護將有可能被客戶稽核。

然而,上述流程並非僅倚賴企業人力資源部門的人員就能獨立完成,而是需要部門間甚或集團內各主體間的合作,此外,還需要適當的數位工具,才能確保企業在人權保護的工作上能夠做到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