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畫家柳清松作品回顧展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329 16:14:57)文化部所屬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自113年3月27日至4月21日,於第三展覽室舉辦「愛心畫家柳清松作品回顧展」,展出藝術家柳清松共59件繪畫作品,歡迎各界蒞臨參觀欣賞。
柳清松1937年生於台北,自幼家貧但熱愛繪畫,兒時經常利用樹根、碎瓦片等生活周遭可得的工具在塗鴉。年紀稍長後,更開始自學描摹關公、觀音像,在不斷練習下,奠定繪製人像畫的基礎,在一次參訪故宮博物院後,因一幅臨摹郎世寧《百駿圖》的作品而聞名。1969年,柳清松進入國立藝專(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就讀,開始接受正規藝術學校教育,受到楊三郎、李石樵、李梅樹、張萬傳、洪瑞麟、呂基正等前輩畫家所指導,師承多位畫壇大師創作精髓,並於畢業後轉赴法國巴黎深造。
柳清松曾幫忙布廠繪製布料上的花紋、受鄰居之託繪製人像畫,也經常遊歷各地寫生,觀察自然間不同的變化,這些經歷帶給他許多創作靈感與啟發,造就他繪畫風格多元變化、色彩繽紛豐富、豪邁與細膩兼備的特色。他的創作工具包含鉛筆、炭筆、毛筆,任何工具甚至是手指都可以用來作畫;創作媒材包含水彩、油畫、國畫,不論是工筆、潑墨、西畫,皆自成一格。他也將多年來的理念與技巧融合,突破時空、地域上的限制,朝向抽象畫創作發展。
有感於國家的培育之恩以及自身習畫的機緣,柳清松早年便決定要回饋社會,於是在學成歸國後,開辦了博愛殘障油畫訓練班,投入身障者教育的時間長達二十多年,培養八百多位殘障學生學畫。他認為,讓身障者學習自力更生,對他們是最有助益的方式,而一個人心的感受能力,更是表現畫作生命力的根本,因此除了傳授繪畫之術外,他也教導身障學生生活自理能力,以及感恩重義的觀念,此外也重視歷史、宗教及文化的內涵。其善行讓他在藝壇享有「殘障之師」、「愛心畫家」的美譽。
多年來,柳清松秉持愛心與創作熱情持續繪畫,透過畫作呈現美感以及理想中的大同世界,邀請大家經由本次展出內容,體會藝術的本質與人生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