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藝術與建築的對話 成大歷史文物館點亮回憶 傳遞幸福與美好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220 10:55:56)國立成功大學首座光藝術建築─歷史文物館,2月19日傍晚在陳玉女副校長主持點燈儀式下正式與大眾見面。這處全新的校園亮點,由成大經濟系 102 級校友張忠瑋、建築系 93 級校友陳怡彰、湯石照明科技三方攜手完成。雅致、樸素的建築內外,經過巧妙的光環境改造,交織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光景,點亮回憶、溫暖人心、傳遞幸福也照耀未來的希望與夢想。
夜幕逐漸籠罩下,陳玉女副校長、吳秉聲助理副校長、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謝仕淵局長、理學院蔡錦俊院長、工學院詹錢登院長、文學院高實玫院長、歷史學系蔡幸娟主任、湯石照明科技代表詹益禎協理、張忠瑋校友、陳怡彰校友等貴賓共同啟動點燈,歷史文物館剎那亮了起來,低調、內斂的光影,散發著柔和、溫暖,與周遭人文環境和諧相融,彷彿在傳達兩位校友對母校美好的回憶,以及照明企業對大學欣欣向榮的心意。
陳玉女副校長代表沈孟儒校長感謝張忠瑋、陳怡彰校友事業有成回饋母校。她致詞指出,光復校區從小西門到禮賢樓一帶有多棟重要古蹟、歷史建物,可說是成大人文藝術廊道,歷史文物館則是廊道上的珍珠,如今添加了燈光藝術,建築本身的溫潤、厚度及內涵更加地散發,也讓成大人文藝術廊道更加明亮有溫度,猶如成大「藏行顯光、成就共好」的寫照。隨後陳玉女副校長分別致贈感謝狀予張忠瑋、陳怡彰兩位校友及湯石照明科技代表詹益禎協理,祝福事業蒸蒸日上。
張忠瑋現為大峽谷照明系統副總經理、湯石照明科技生產製造處協理,他指出,雖已出社會多年,仍心懷成大,也惦念著在臺南生活的美好,加上在成大校園尋覓到人生另一半,一直以來總希望能為母校盡些心力。身處照明界,深知光與氛圍對視覺帶來的效果與內在感受,臺灣的建築照明在中、北部已有顯著發展,遂興起捐贈成大光藝術的想法,一方面推動南臺灣的建築照明發展,也聊表對母校的心意。想法獲得湯石照明科技大力支持,以及同為校友偶得設計負責人陳怡彰的認同並負責燈光設計與規劃,三方合力共同促成捐贈光藝術佳話。
陳怡彰表示,照明藝術是透過理性態度設計,取得感性結果,以成就視覺最佳畫面。目的在太陽下山後,透過光的介入,表現出空間不同的美感,帶來新的可能性,希望大家夜間有空,來歷史文物館感受光帶來的全新環境氛圍,期許在成大校園種下的這顆光藝術種子,能帶來更多迴響。
湯石照明科技代表詹益禎協理表示,公司高層得知張忠瑋的心願後,全力支持,還說「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捐贈的燈具等硬體設備均採最高規格。湯石公司從董事、研發、品管都有成大人,此次捐贈公司裡很多成大人都參與其中,自己雖非成大人,但也親身感受到成大人的驕傲。
光藝術在純樸、實在、猶如成大人特質的公共空間場域歷史文物館綻放,背後是校方 10 年前邁向頂尖計畫、現今高教深耕計畫下投資教學的緣分牽引。張忠瑋學生時期選俢歷史學系顧盼副教授「表演藝術概論」通識課程;陳怡彰是老師「日本視覺藝術史」展示照明工作坊的合作業師。兩人在與學校溝通討論過程中有了橋樑,一切如行雲流水般的進行。
顧盼老師感恩地指出,大峽谷照明系統、湯石照明科技以及偶得設計都是尊重以光藝術與建築古蹟、歷史文物、生態環境對話的企業,透過校友光環境改造的心意,歡喜促成一段佳話。此一美意,從發想到施作完成、啟用,前後歷時 8 個月。張忠瑋曾透露,想到歷史文物館將成為成大夜間令人溫暖印象的一隅,就令人熱血沸騰、心滿意足。
歷史文物館光環境改造,改造範圍為,室內展示空間、建築外觀、戶外景觀等。在尊重環境、和諧相融的前提下,運用投光燈、吸頂燈、景觀矮燈、線型燈、投樹燈、洗牆嵌燈等,將燈光技術與建築美學完美結合,讓光與氛圍重塑夜間表情。成大表示,歷史文物館光環境,每天 18:00-21:30 點燈,期間分 3 時段漸減燈光以降低對周遭生態的影響,18:00-19:30 全開,19:30-20:30 關閉投樹燈,20:30-21:3 0 關閉投光燈與線型燈。21:30 全關。
成大歷史文物館位於光復校區,鄰成功湖、小西門。距今近百年歷史。原為日治時期軍用倉庫,也曾是文學院圖書館,1976 年改為「歷史文物館」,同年11 月 11 日校慶當天正式對外開放。2017 年歷史文物館改造成人文跨域場域,不只舉辦校內外合作的展覽,更是跨域教學的互動空間,大學、城市與產業創新的匯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