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大學攜手池上鄉舉辦「慢城培力工作坊」 凝聚在地、走向國際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105 17:24:21)以藝文活動著名的池上鄉,不僅有伯朗大道、金城武樹、大坡池和令人嚮往的美食,居民對於維護移居生活也非常具有理念。池上鄉經歷將近10年的醞釀及籌備,終於在2023年正式啟動申請義大利國際慢城組織認證的「國際慢城」,並於日前攜手南華大學舉辦「慢城培力工作坊」,期能凝聚在地,走向國際。
台東縣池上鄉鄉長林建宏表示,池上鄉不僅符合成為國際慢城的七大面向及72項指標,在環境生態、農業有機及藝文活動方面,更是超越全台的小鎮。這樣的移居城鎮是大家的驕傲,也值得將「慢」價值推廣到全世界。此次『培力工作坊』透過南華大學的大學社會責任計畫,就是希望大家能重新思考,凝聚共識,傳承國內外的經驗,讓池上能凝聚地方「慢」的意識,破繭而出成為健康永續的國際慢城。
規劃此次工作坊活動的南華大學自然生物科技學系教授葉月嬌指出,兩天的工作坊最重要的就是希望可以傳達『慢』的理念,以及實踐永續『慢』生活為重點,邀請專家學者暢談國際慢城意涵、生活美學、營造慢意識及瞭解世界各國的慢城經驗。最難得的是特別邀請到池上芭洋Amis美饌的主人高筱媛,帶領學員一起認識原住民的傳統飲食文化,將「慢食」理念融入「慢城」生活。其中南華大學旅遊管理學系副教授許澤宇及嘉義縣友善諸羅樹蛙蔬果生產合作社經理吳勇成讓學員深入瞭解慢城居民如何可以創造特有的『微經濟』模式。慢城技術協調員張郁珮也透過線上模式,和大家暢聊鳳林慢城是如何成為眾所矚目的第一個台灣國際慢城。擔任第二天講師的李美玲是花蓮縣鳳林鎮北林三村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也強調能成為慢城是幸福的,更說明青年返鄉可以讓小鎮擁有更多元的樣貌。
兩天的工作坊,不僅吸引池上在地的文化藝術工作及志工參加,更有來自台北、花蓮及台東市的學員參加,藉此互相交流並提供意見。池上鄉彭明通藝術家認為池上可以成為台灣最具有特色的藝文慢城。擔任建築設計師的莊豐賓則說池上可以成為享受孤獨的小鎮。簡淑螢認為凝聚居民捍衛環境生態的共識是最重要的。其他學員也說明池上能融合不同族群,代表這裡一定有特有的飲食文化,公部門可以花更多時間及方法,讓傳統飲食文化可以被傳承下來。
主辦單位在最後也進行問卷,希望池上可以在公共建設及宣傳慢城理念,有更多的努力。大家也一起祝福池上可以順利獲得義大利國際慢城組織認證,明年的台灣慢城年會也將於2024年10月秋收節在池上舉辦,邀請世界各國貴賓前來池上,體驗真正的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