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林業20年新書發表 《從林開始》影像刻劃部落轉變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31114 12:15:26) 為推廣社區林業,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社區林業中心歷經三年,推出社區林業20週年影片《從林開始》,及出版《里山根經濟-社區林業的知與行20年》專書,於今(14)日舉辦「社區林業20週年專書暨影片發表會」,除了展示20年來的推展成果,更希望讓民眾體會社區林業與部落永續發展的緊密關聯。
社區林業20年 成長、茁壯、嘗酸甜
專書《里山根經濟-社區林業的知與行20年》,由屏科大森林系陳美惠教授、經典雜誌潘美玲副總編共同撰寫,採訪社區林業32個標竿案例,內容包含「林下經濟三部曲」、「生態旅遊」與「生物多樣性保育(深耕里山夢田)」三篇章,將社區林業20年來創造的林下經濟成果、生態旅遊的保育成績,以及社區林業實踐的多元面貌呈現在讀者眼前。本書作者透過多次的實地訪談,親自見證社區林業理論與實務在社區踐行的典範案例,有實用的知識精華也有感人的社區故事,從中看到活用里山資本的根經濟( Deep Economy),逐步邁向永續發展的願景。
《從林開始》 人情與溫度交織出最深刻的紀錄
同日發表的《從林開始》影片,由階梯影像公司製作,揭露社區林業從林出發,從零到有,也從你我開始。影片中造訪21個具有社區林業代表性的社區部落,看見社區和過去的林務單位從敵意化為誠意,以及保育生態與文化為社區部落帶來的轉變。影片呈現保育意識的萌芽、茁壯到深耕,讓國際看到臺灣的社區林業與里山之美。在臺灣這片土地上,每一位夥伴都是里山的種子。
林業保育署署長林華慶表示,社區林業推展過程中,已執行的3371件計畫,除了成功融合社區營造與生物多樣性保育,更使政府與在地社區,成為共同攜手推動保育工作的夥伴。屏科大陳美惠教授表示,這20年來社區林業從理論到實踐,如今開枝散葉、遍地開花,開創以環境為核心的根經濟,讓更多人相信,保育與經濟並非毫無交集,可以為山村部落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
公私協力、夥伴關係、資源共管,社區林業呼應國際自然資源管理思潮
1990年代自然資源的協同經營模式在國際間興起,以社區為基礎的保育(Community-based Conservation)思維逐漸成為趨勢,而森林經營如何關注周邊社區的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創造保育與生計發展並行的機會,一直是保育工作亟待解決的議題。社區林業是林業經營的新思維,政府將自然資源管理的權力與責任賦權給社區、非政府組織,透過合作與溝通協商,共同分擔自然資源管理權責以及分享所帶來的成果,並以社區培力(Community Empowerment)方式,讓社區居民有能力來自我管理與經營社區。
林業保育署表示,社區林業是臺灣林業政策的轉型,由林務管理單位邀請社區居民共同參與自然資源管理,20年來社區林業的理念已深入臺灣社區部落。過去的林務局,只著重林務管理,而與社區保持距離,如今則與社區部落彼此成為守護森林、里山資本最堅實的夥伴。林業保育署透過社區林業計畫,輔導社區營造由下而上、居民參與、社區自主及永續經營,凝聚社區林業的目標共識,培力社區居民,將資源保育與永續利用融入社區發展行動,公私協力攜手保育生物多樣性,並分享保育帶來的惠益。
社區營造生態篇,臺灣里山倡議先行者
臺灣自1994年推出社區營造政策,2002年社區林業成為社區營造生態面向的重要計畫,更與里山倡議順利接軌,並整合生態旅遊、林下經濟、友善農業、新林業方案,成為里山根經濟重要的行動策略。透過林業保育署的組織網絡,社區林業深入臺灣各地,突破保育同溫層進到基層社區,社區居民投入物種監測、物種保育、物種復育、棲地營造、巡護監測,更有社區在環境教育、生態旅遊、文化體驗、友善農業、食農教育做得有聲有色,也有社區著重融合文化特色的環境空間營造、手作步道、竹木材藝術、綠美化來展現個性美學。社區居民挺身守護環境,傳承在地文化,對家鄉充滿責任與情感,透過社區林業,每個人都是推動環境永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