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媽媽成為伊甸職能治療師 每年與數千名需求者共造美好生活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31103 15:05:23)「職能為生活增添色彩。」在長照2.0中,職能治療師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他們提供因故無法執行個人活動,參與社會能力受限者,日常生活訓練及無障礙輔具評估建議,幫助延緩退化,改善生活。但全台身心障礙人口已超過120萬,失能者約76萬名,65歲以上老人人口已逼近400萬人,而全台職能治療師卻未達需求人數10分之1。為感謝職能治療師的辛苦付出,以及讓更多人了解職能治療師的服務,衛生福利部核備每年10月27日為職能治療師節,期待透過節日辦理相關活動,提升國人對職能治療的重視。
伊甸基金會輔具資源中心主任葉毅馨於106年轉職到伊甸,念書時期就期待自己未來可以從事助人的工作,畢業後,她便在醫院擔任職能治療師,服務了3年,每日例行性的復健,她看到治療的緩慢與侷限,便毅然決然地轉換跑道至社福單位服務。於是她開始走進服務對象的家裡,近距離的相處、了解,葉毅馨更能依服務對象的需求,給予實質的幫助與建議,除了提高復健的成效,也助其找生活的步調。第一線的直接服務,打破了葉毅馨服務的框架,也看見輔具為需求者帶來的更多可能。
政府推動長照2.0後,輔具服務也有了不一樣的規劃。此時的葉毅馨也思考著如何更多元的應用輔具,幫助服務對象找回更好、更舒適的生活。還在想下一步怎麼走的時候,偶然看到伊甸寄給媽媽的捐款單,才知道原來媽媽是伊甸長期捐款人,便決定加入伊甸團隊服務。
輔具對服務對象的幫助及影響有多大?葉毅馨分享,有位肌萎症的服務對象,因需要經常外出購物,每次購物時,都需要等人來幫忙,因此希望可以換一台有升降功能的輪椅,讓她自己完成購物。經過多次的溝通與了解需求,她發現案主很喜歡粉紅色,便在交車前,請師傅將輪椅的漆烤成粉紅色,交車當天,對方臉上露出的興奮、開心又幸福的樣子,讓她至今難以忘懷,也更肯定了自己工作的價值。
另一位是18歲的肌萎症女生,因為很想去看演唱會,媽媽便帶她來做輔具評估,但大部分的輪椅都還是需要透過手來控制,而她的手已嚴重變形且無法使力,因此正在評估可改裝為由頭部或眼睛操控的機台,希望可以幫她圓夢。還有一位是80、90歲的長期臥床的老先生,他的照顧者是視障兒子,透過輔具擴視機,兒子能閱讀氣墊床的使用說明書,了解功能,即使視力不好也能照顧好爸爸。這些都是輔具結合職能治療所帶來的美好成果,為一個人、一個家帶來全新的盼望。
「一個人可以走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很遠。」葉毅馨說,進到伊甸服務後,才知道到原來服務是可以跨專業合作,讓她真正感受到團隊的力量,透過專業討論與規劃,可以為服務對象縮短時間、發揮最大功效,同時也分擔工作壓力。目前中心平均每月服務案件約4~500件,每年服務超過逾萬人次,龐大的的業務量,所幸有團隊合作的力量跟適切的分工,讓服務發揮最大效用且穩定長遠,對服務對象而言,更是信任與安定的力量來源。
服務至今,專業的傳承是葉毅馨最大的挑戰也是最深切的期盼,如何讓工作人員在一次又一次的訪談及訪視中,了解服務使用者的需求,也能從他的生活習慣,幫助他找到合適的輔具,為服務對象帶來一個嶄新且美好的生活。輔具評估服務的眉角很多,包含服務使用者的使用習慣、身體障礙狀況,生活環境等,甚至連照顧者都需要考量進去,才能讓服務達到最大的功能,這也才是服務真正的價值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