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菲醫療合作新里程 花蓮慈院與菲聖托馬斯大學將進行「端粒」臨床研究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31025 10:03:10)花蓮慈濟醫院承接衛生福利部新南向2.0計畫「新南向醫衛合作與產業鏈發展」,繼協助菲律賓崇仁總醫院在2023年成立中醫部之後,即將與菲律賓聖托馬斯大學(University of Santo Tomas)合作的跨國臨床試驗計畫,於10月中旬舉辦「端粒(Telomere)臨床研究及臺灣醫學人文交流研習營」,除提供菲律賓團隊技術訓練,也期待雙方日後可合作建構DNA資料庫,作為推動端粒疾病治療的助力。
「端粒臨床研究及臺灣醫學人文交流研習營」10月16日至19日在花蓮慈院登場,首日上午於合心會議室舉辦開營典禮;花蓮慈院副院長同時是慈濟大學醫學院院長的陳宗鷹醫師、國際醫學中心主任李啟誠醫師、骨髓幹細胞中心醫務主任楊尚憲醫師、研究倫理委員會組長蘇雅慧、研究部副研究員劉馨慈博士,以及菲律賓聖托馬斯大學附屬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Flordeluna Zapata-Mesina、理學院生物科學系教授Pia Marie Albano、Maureen Beray Sabit、研究助理Mariella Cielo Cobarrubias、技術員Jerome Alfred Tabajonda;此外,目前在花蓮慈院代訓的菲律賓醫師Erika、Yasmin與馬來西亞醫師Hon等三人,共同見證臺菲跨國醫療合作新里程。
端粒是染色體末端一段特別的DNA重複序列,負責維持基因體的穩定,端粒在每一次染色體複製的過程逐漸縮短,如果染色體的端粒長度過短,細胞就會啟動凋亡。因此,端粒長度可以做為細胞分裂的時鐘,反應個體的生物年齡。端粒和骨髓衰竭、癌症以及許多老化相關的疾病有很密切的關係。
曾至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進修骨髓衰竭症候群的楊尚憲醫師,回國後在研究部馮清榮副主任和劉馨慈博士以及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陳律佑的協助和指導下,建立端粒相關研究的技術平台;這次透過國際醫學中心新南向辦公室促成與菲律賓聖托馬斯大學的國際臨床實驗合作計畫。
陳宗鷹院長在開訓典禮表示,菲律賓對於慈濟大學醫學院來說十分親切,因為慈大醫學院自2013年起展開「人醫菲揚」計畫,醫學生每年與臺灣慈濟人醫會到菲律賓偏鄉參加義診,參與的學生得以從中見習看診流程及學習各國醫師的精神,每次出訪總是滿載收穫及回憶,期盼一週的端粒學術交流行程順利,並預祝跨國臨床試驗合作成功。
李啟誠主任也指出,衛生福利部近年非常重視跨國臨床試驗的發展,臺菲雙方非常難得有一同合作臨床試驗的機會,也希望「端粒臨床研究及臺灣醫學人文交流研習營」能讓這群遠道來訪的嘉賓大有斬獲。
楊尚憲主任表示,端粒是個嶄新的研究主題,希望藉由這次的交流以及實驗室實體觀摩及操作,增進臺菲雙方熟悉度,使未來推動臨床試驗合作更加順利。Flordeluna Zapata-Mesina醫師表示,臺菲很難得能一同進行臨床試驗合作,也很高興能來臺參與「端粒臨床研究及台灣醫學人文交流研習營」。從事癌症研究的Pia Marie Albano 教授希望之後進行的臨床試驗計畫能發現端粒與人體健康的關聯性,有助於延伸未來的癌症研究。
這次交流研習營豐盛課程,包括首日李啟誠主任介紹骨髓移植病房及檢驗醫學科骨髓移植核心實驗室,研究部副主任馮清榮博士分享花蓮慈院端粒相關研究成果、第二日並邀請中研院陳律佑博士分享端粒應用於癌症的相關研究,楊尚憲主任分享端粒動力學於血液疾病及造血幹細胞移植的相關研究,第三日為實驗室訓練課程,第四日與菲律賓團隊交流討論;劉馨慈博士則協助學員在實驗室的實務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