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平台
歡迎公司行號投遞新聞訊息!詳洽業務行銷中心 人工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六9:30-12:00、14:00-18:30 如有週日發稿需求請於週六18:00前完成刊登程序。

職人工藝與時尚美學的動人交匯_《當代工藝_時尚跨界》松菸開展

發稿時間:2023/10/13 10:24:49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31013 10:24:49)繼臺北時裝週AW23《敬藝》開幕秀於南鯤鯓代天府躍上國際時尚圈後,今年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再度策劃舉辦臺北時裝週SS24工藝主題秀,今(12)日晚間於松山文創園區登場。以《當代工藝 時尚跨界》為題,展示6組當代工藝家與服裝設計師的合作成果,60套獨具特色的時裝作品,為臺灣的工藝文化與時尚結合寫下嶄新篇章。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任陳殿禮,以及策展人盧淑芬等工藝設計界人士出席。

文化部次長王時思(前排右五)與臺北時裝週SS24「當代工藝_時尚跨界」策展人盧淑芬(前排右二)、當代工藝師、時裝設計師合照
文化部次長王時思(前排右五)與臺北時裝週SS24「當代工藝_時尚跨界」策展人盧淑芬(前排右二)、當代工藝師、時裝設計師合照

文化部次長王時思表示,臺灣擁有最自由的精神及多元的文化,在文化藝術面向一直有各式各樣的跨界,文化部也期待透過工藝與時尚的跨界,讓臺灣工藝的美學被看見,將時尚從傳統工藝中汲取的養分,形塑成為國際時尚市場中最具辨識性的「臺灣面貌(Taiwan Look)」。

臺北時裝週SS24工藝跨域組合包括「纖維編織―鍾瓊儀 X 8=D 張亞詰+李嘉泉」、「竹工藝―林靖格 X ALLENKO3 柯瑋倫」、「金工―蘇小夢 X Jamie Wei Huang 黃薇」、「石藝―邱創用 X SHAO YEN 陳劭彥」、「纖維藝術―康雅筑 X TANGTSUNGCHIEN 唐宗謙」、「天然染―林潔怡 X UUIN 劉子超+劉燕純+林宏諭」等6組,合創作品蘊含地方工藝文化與時尚設計的實驗風格。策展團隊特地安排動態走秀,藉由模特兒的專業演繹,為作品添增獨特的視覺效果與節奏感,將傳統工藝文化引領到時裝舞台,讓大眾看見工藝與時尚的多重實驗結合。

臺北時裝週SS24「當代工藝_時尚跨界」靜態展展場空間
臺北時裝週SS24「當代工藝_時尚跨界」靜態展展場空間

「纖維編織」由纖維編織工藝家鍾瓊儀與設計師雙人組張亞詰、李嘉泉共同合作,共創的作品兼具理性和感性元素,以「LINE UP(排隊)」為靈感,詮釋服裝輪廓和結構,並大量加入多種有洞的布料,巧妙運用工藝家鍾瓊儀擅長的材料,賦予服裝多樣風貌;「竹工藝」由竹工藝林靖格與設計師柯瑋倫合作,將傳統工藝與現代藝術交織在服裝中,呈現出多元包容的風采,展現林靖格在竹編藝術上的創意;「金工」為金工工藝家蘇小夢與純藝術背景的服裝設計師黃薇攜手創作「Blue Collection」系列,將純藝術與時尚完美融合,以蘇小夢的金屬編織藝術為靈感,呈現出柔韌與堅韌的視覺效果。

「石藝」區則由璞石藝術開拓者工藝家邱創用與設計師陳紹彥攜手共創帶來「璞(RAW)」系列作品,透過不同工藝手法呈現石藝特點和可塑性,深入探索工藝材料及服裝本質;「纖維藝術」由纖維藝術工藝家康雅筑與設計師唐宗謙以擅長運用複合媒材的專業技巧共同創造設計,其靈感源自「一切皆為材質,材質主宰一切」,將回收材料如織帶、廢棄纖維、舊毛衣與工藝家創作材料等多元媒材交融使用,賦予作品全新生命;最後「天然染」則由從事染纖工藝創作多年的工藝家林潔怡與UUIN攜手創作,大膽嘗試將植物染、現代格紋和功能性布料相互結合,透過混搭的方式演繹當代女性多樣風貌,UUIN獨具巧思地將植物學家形象轉化為獨特的服裝設計,植物染工藝家林潔怡則重新編排植物,並將其印在真絲、純棉等天然素材上,營造出獨特且富故事性的布面紋理。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任陳殿禮特別感謝本次工藝家與服裝設計師的跨域共創,並期待落實「活工藝.工藝活」理念於當代工藝產業,使工藝元素融入時尚與生活產業,持續創造臺灣工藝文化的話題性與識別度,提升大眾的工藝及生活美學體驗。

本次策展人資深時尚媒體人盧淑芬,媒合並促成工藝師的工藝文化內涵與時裝設計師的時尚語彙展開精彩對話。為完整呈現本季工藝主題秀,10月13日至16日在松山文創園區3號倉庫《當代工藝 時尚跨界》靜態展,展覽中同步放映策展歷程紀錄影片,邀請大家進場以近距離觀賞6組精彩更令人驚喜的設計。

臺北時裝週SS24「當代工藝_時尚跨界」策展人盧淑芬為文化部次長王時思及貴賓導覽靜態展
臺北時裝週SS24「當代工藝_時尚跨界」策展人盧淑芬為文化部次長王時思及貴賓導覽靜態展

臺北時裝週SS24―工藝主題秀《當代工藝 時尚跨界》靜態展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3號倉庫(臺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
時間:10月13日(星期五)至10月16日(星期一)11:0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