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落!2023 CREATORS 開放工作室 文化再生展覽 × 實驗聲響特別活動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30922 11:44:03)CREATORS創作/研發支持計畫自2018年推出以來,每年固定於8月舉辦開放工作室活動。今年為響應「2023臺灣文博會」延後至9月舉辦,規劃文化再生展覽以及實驗聲響特別活動。在文博會期間,結合靜態展覽與動態活動,讓觀眾感受文化實驗的豐沛活力與創造量能。
2023文化再生展覽:歷屆CREATORS的精彩創作回歸!
今年推出的「文化再生展覽」特別企劃,將於9月22日至10月1日在CREATORS廣場舉辦,邀請歷屆創作團隊,包括「石在工作隊」、「畸零地創造」及「走路草農/藝團」,呈現三個不同主題的展覽。石在工作隊的「媽祖的工作假期」,以位於新北市貢寮區的馬崗漁村為起點,結合田野採集、社區報、食物設計和聚落互訪等策略,不僅深化社區凝聚力,也促進跨世代的合作,同時建立區域連結與左右鄰居的互動,重拾東北角依海聚落所共享的漁場知識、祭儀合作、通婚通商和倡議行動等情感。在文博會期間的週末,也將有「沒有靈魂的餐車」進駐,以食物分享的方式帶領觀眾一起認識馬崗。
走路草農/藝團則是推出「臺灣特產—看水吃土土」計畫,兩位藝術家藉由臺灣豐富的物產和形象,通過創作計畫以及工作坊的舉辦,以親民的方式傳遞相關知識。並會在平日推出版畫工作坊,帶領觀眾瞭解生活中常見的蔬果,是如何馴化成為我們的食物,進而認識探討臺灣農業技術與國際關係。
畸零地工作室延續他們的長期藝術計畫「古蹟燒」,將在展覽中分享多年來的成果。「古蹟燒」為畸零地自2017年發起的長期藝術計畫,起源於古蹟「自燃」的一連串事件,藝術家將鑄模及燒製的創作技術應用於食物生產上,創造出可食用的「雞蛋糕×古蹟」之古蹟燒,雞蛋糕本是常見的食物,經此計畫被賦予了雕塑品與古蹟紀念碑的雙重意象,以此回應文化資產保存和地方賦權等議題,拓展大眾對此的認識。本次也將有攤車在現場,和民眾分享美味的古蹟燒雞蛋糕及其背後的故事。
開放藝術空間:CREATORS開放工作室與實驗聲響活動
在文博會期間的兩個週末,將舉辦CREATORS開放工作室及實驗聲響特別活動。9月23、24日的開放工作室,由本屆進駐計畫成員與民眾分享成果。朱峯誼、姚睿蘭、徐詩雨和吳礽喻企劃的「導體大系」計畫,以Podcast、讀書會和踏查活動,帶領參與者進入不同知識情境。劉東昱、丁啟祐和林育德的「Live Coding 研究推廣計畫」,致力於關注Live coding表演型態的展現與知識推廣。藝術家蔡咅璟的「帝國標本」計畫,從標本重新想像博物館知識系統的建構,以及如何賦予標本新的身份。林彥翔和王正祥的「介入空城現場」計劃,已舉辦多場踏查活動,計畫的部分內容正於台北當代藝術館「Signal Z」展覽中展出,本次開放工作室也將與大家分享他們對於桃園航空城開發案的觀察心得。「啟靈」計畫成員李慈湄和郭家穎,以啟靈藥輔助心理治療為計畫藥引,將透過聲音探索音樂和心靈狀態之間的聯繫。另一計畫「演員與道具的重構」成員鄧九雲和曾乙文,將透過活動與觀眾分享如何運用推測設計的概念,與演員共同創造出新的表演詮釋形式。
在開放工作室期間,觀眾將會發現CREATORS大樓傳出斷斷續續的鼓聲,這是李奧森「帕瑪茲:隱形運動隊」計畫中的一部分,藝術家將分享他們過去幾個月的研究觀察資料。同時「CREATORS聲鬥陣:創作新秀進駐計畫」的藝術家王之筠,也將在臺灣聲響實驗室聲響工作站3(Studio 3)展示近期的各種聲響實驗。9月30日和10月1日下午,將邀請聲響藝術家林育德、李慈湄、蔡安騰、Jyun-Ao Caesar、丁啟祐、張欣及楊雨樵,透過調變音訊回授所產生的噪音、效果器串接、模組化電子聲響,或運用TidalCycles探索節奏概念,進行即興演出,更有單聲部與多聲部的詩作朗誦作為聲音主軸,讓觀眾能感受多重聲響與詩句交織的現場。
此外,9月30日另推出講座「從0到1,及其之後——CREATORS年度觀察團書寫觀察」,由年度觀察團召集人王聖閎與四位觀察員,分享他們對於評論書寫的觀點。更多2023 CREATORS 開放工作室的活動資訊,請上2023臺灣文博會官網https://www.creativexpo.tw/和C-LAB官網https://clab.org.tw/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