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 TV「數位劇場」重現法庭!邀請觀眾擔任國民陪審團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20224 15:28:41)近年越來越多舞台劇的主題不再是單純探討小情小愛,或者是親情倫理,而是選擇議題式的寫實戲劇。LINE TV數位劇場與長期關注社會議題的「狂想劇場」合作,推出以口述歷史為觸發的《島上的最後晚餐》、以真人真事為素材的紀錄劇場作品《非常上訴》,還有「十貳劇場劇團」的代表作《12》,探討隨機殺人事件及審判過程的敏感話題,提供給觀眾更多元豐富的內容選擇。
狂想劇場自2006年成立,作品《賊變》曾入圍第十屆台新藝術獎「十大表演藝術」,多年來嘗試透過不同的創作媒材,結合文學、歷史、跨界實驗等,也試著將社會議題轉化為戲劇故事。創作風格常遊走於寫實與意象之間,這是身兼劇團導演的創辦人廖俊凱十分擅長的,戲劇系畢業的他並不滿足於單一的創作形式,曾與傳統戲曲、舞蹈、攝影等藝術家跨域合作,探索多樣的當代議題。
2018年發表的《島上的最後晚餐》,文本啟發自《流麻溝十五號:綠島女生分隊及其他》一書的口述歷史,劇情由即將被拆遷的祖厝談起,各懷鬼胎的母女三人,為了尋找失智阿嬤念念不忘的美食,意外揭開一段鮮為人知的家族過往。劇作家沈琬婷巧妙連結味覺與記憶,縱使劇中提及許多傷痛,但最終主題仍是回歸家與愛的本質,沈琬婷表示「不要恐懼記憶,因我相信愛的記憶總能比恨來的深刻悠久。」
廖俊凱再度與沈琬婷合作《非常上訴》,首次嘗試以「紀錄劇場」(Documentary Theatre)的形式製作,劇中特別邀請曾經歷白色恐怖時期、高齡七十歲的政治犯前輩現身說法,舞台即是法庭,由2位政治犯前輩扮演自己、7位專業演員扮演法庭人員及相關角色,現場觀眾則擔任陪審團,在判決一刻投下表決票,而投票結果也將影響最終演出結局。提起創作《非常上訴》的理念,廖俊凱說自己不是要為政治犯平反,而是希望藉由虛擬劇場直接重現當時情景,讓不法國家時期的國家暴力,在劇場裡透過言說身體現形。
「我們能做的是把藝術帶到你面前,剩下就是你和藝術的事了。」新興劇團「十貳劇場」致力於各種新型態的創作,《12》靈感來源是電影《十二怒漢》,以隨機殺人為題材,牽扯到敏感的社會議題,從有罪到無罪的翻案劇情,讓觀眾參與掙扎又燒腦的審判過程,《12》也是編劇張敦智首度挑戰角色人數多達12人的劇本,成功將每個人物刻畫的栩栩如生,每位演員的個性鮮明,彷彿就是當事者般的卯足全力詮釋角色,難以想像在空間有限的舞台上,能有如此龐大的張力,超越一般劇場的臨場感。
《12》的演出空間像是一個小房間,在這空間裡的十二個人都各自代表著十二種死亡的隱喻,在觀劇當下,會不由自主地衍生出值得思考的哲理問題,例如「死亡」的意義?當人們被遺忘時,還能算活著嗎?以及至親與陌生人之間的抉擇等等。2019年起十貳劇場便開始嘗試將影像介入劇場演出,將「影像」作為劇中溝通的橋樑,增加了更多延伸的可能,期望帶給觀眾更多不同的劇場體驗。
議題式的戲劇,多半不會提供一個答案,而是給一條新的思路,把這份值得深思及回味的藝術感染力留給觀眾。在228連假期間,LINE TV數位劇場的好劇,值得你花時間細細品味,換個角度思考,體會不同選擇的另種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