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彩交響-嘉義縣實驗教育論壇」 集結實驗教育工作者交流對話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11218 09:46:18)為鼓勵教育創新,回應教育多元選擇,嘉義縣政府17日下午在縣立圖書館兒童閱覽室舉辦首場「眾彩交響-嘉義縣實驗教育論壇」,由縣長翁章梁擔任發起人,邀請國內多位實驗教育專家及實務工作者共同參與對話,透過豐富經驗進行一場實驗教育交流盛事。
教育處長李美華表示,103年底實驗教育三法立法通過,推動實驗教育有了法源依據,除提供家長多元選擇教育方式與內容的機會,同時也保障學童學習及受教的權利。
教育處指出,嘉義縣率全國之先,104年即有4校提出公辦公營實驗教育,義竹鄉光榮國小更在110學年度轉型成為縣內第一所KIST實驗小學,截至今年共計有7所公辦公營實驗學校、2所原住民實驗教育學校及1所公辦民營KIST實驗學校加入實驗教育行列。
今日論壇以圓桌形式呈現,分享主題包括「認識台灣實驗教育內涵及特定理念」、「瞭解嘉義縣目前實驗教育發展定位」、「蓄積實驗教育未來發展能動性」,與會講者包括國立政治大學教授鄭同僚、宜蘭縣慈心華德福實驗高中校長郭朝清、台北市和平實驗小學校長黃志順、宜蘭縣實驗教育資源中心主任林武聰、誠致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吳明柱、道禾實驗教育研究院主任研究員蔡佩伶、台東縣萬安國小校長鄭漢文、太平生態人文實驗小學校長黃彥鈞等8位長期致力實驗教育的專家學者、校長及現場教育工作者對談,透過不一樣的觀點及想法,藉深度談話進行教育思潮交流,也提供嘉義縣教育不一樣的想像。
蔡佩玲分享,20幾年前初到美國留學時被問到名字,她很自然說出英文名,卻被對方反問想知道的是她「媽媽給的名字」,在一次文化交流之夜,她看到來自各個國家的同學,開始反思自己的根在哪裡,也開始思考如何表達自己的文化符碼,直到回台灣加入道禾實驗教育研究所,道禾理念是「始於這塊土地,忠於自己」,她才開始教育創新之路。
蔡佩玲說,道禾在做的就是找回地方教育哲思,道禾0到18歲的教科書及課程規畫都是由老師、夥伴共同製作,也是第一個做出24節氣美語課程的團隊,他們也做兒童哲學與寫作,孩子除了可以知道西方的神話,也能學到台灣在地的神話故事,台灣莊子的故事,可以用來與法國哲學對話,道禾的老師正致力於搞懂之間的關聯,給予孩子全新學習體驗,因為老師自己擁有的,才能真正教給學生,這是一件值得用百年時間完成的志業,也是原汁原味發展於台灣這塊土地的教育系統。
「嘉義縣願意張開手歡迎不同特色的實驗性多元教育理念!」翁章梁表示,他自己是搞學運出身的,當年反思整體台灣教育體制,要求修改大學法,也要求學校教育不應只是做產業的後備軍;雖當時大張旗鼓反思教育體制,卻也對新教育的想法不太清晰,但當台灣開始有了實驗教育概念,引進有別與以往的教育模式,一切開始有了起頭,雖與本土的理念融合需要時間,也需經反省、檢討,才能慢慢茁壯。
翁章梁提及,在解開實驗教育與非實驗教育間的對立前,應好好釐清3件事情,第一是訓練孩子面對事情的態度、第二是訓練孩子的人格、第三是價值觀,包括教育人與地球、與自然的關係是什麼,這些都是長久的影響,到死亡之前一生受用,每間學校都應普及這些問題與教育,否則只會變成歌頌實驗教育,貶低傳統教育的困境。
翁章梁也坦言,要叫過去接受傳統教育的人馬上接受實驗教育的態度與想法,確實有難度,大家都要經歷很長的適應過程,唯有接受價值與體系的轉換,才能顛覆過去根深柢固的東西,今日的教育論壇也是向全國宣示,嘉義已經準備好迎接不同的觀念,要走出屬於自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