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平台
歡迎公司行號投遞新聞訊息!詳洽業務行銷中心 人工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六9:30-12:00、14:00-18:30 如有週日發稿需求請於週六18:00前完成刊登程序。

新板藝廊「石膏當代藝術特展」 翻轉石膏無限可能!

發稿時間:2021/09/24 09:54:55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10924 09:54:55)新板藝廊自即日起至10月14日展出《溯記憶-石膏x當代藝術展》,新板藝廊自105年起與北師美術館共同策劃一系列石膏修復展,本檔特展以此作為起頭,從歷史、應用方式、產品使用等方向做出發,以「無限風景」、「翻模記憶」、「異常真實」三個子題,分別邀請三位不同創作手法藝術家:周佑貞、洪敏瀚及謝孟哲,運用石膏混合不同媒材之創作,希望透過本次特展,讓民眾能夠熟悉石膏的多元可能性。


謝孟哲作品以水泥、石膏、玻璃纖維為主,堆塑出記憶裡的景象,圖為作品《太空日記-洗頭髮》
謝孟哲作品以水泥、石膏、玻璃纖維為主,堆塑出記憶裡的景象,圖為作品《太空日記-洗頭髮》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表示,本展聚焦於突破傳統之翻模手法運用,其中,周佑貞曾連續三年獲得「全國美術展」版畫類金獎,並榮獲免審查資格,是臺灣目前少數以大型石膏版畫的創作者,她的作品主要以「海」作為創作題材,使用疊色技巧與針筆刻畫方式,繪製在大型的石膏版上,製造畫面多樣性層次。洪敏瀚創作脈絡則是觀察生活中事物的局部關係狀態,以重複編排的方式形成一個新的個體,把生活常見物品如輪胎、浴缸一一拆解,以石膏塑形,並翻製成FRP後重新組裝,給予觀眾不同的想像。謝孟哲創作媒材以水泥、石膏、玻璃纖維為主,藉由泥塑以及翻模的過程中,探討時間及記憶的關係。


藝術家周佑貞作品以海作為創作題材,將蠟筆使用疊色技巧與針筆刻畫於石膏版上,圖為作品《鰭丘》
藝術家周佑貞作品以海作為創作題材,將蠟筆使用疊色技巧與針筆刻畫於石膏版上,圖為作品《鰭丘》

  除了藝術家的作品外,本檔展覽還延伸介紹許多翻模技法,以及石膏的多種應用方式,並規劃三堂線上課程:「擴香石翻模DIY」、「玩具皂翻模DIY」、「植物的認識」,利用石膏及翻模的技巧,翻製生活可見的物件,預計在9/25、10/2、10/9於新板藝廊臉書粉絲專頁播出,只要互動留言就有機會抽到免費材料包。

《溯記憶-石膏x當代藝術展》自即日起至10月14日於新板藝廊展出,因應疫情,展覽期間採預約制,更多展覽資訊請至新板藝廊官網https://www.culture.ntpc.gov.tw/newtaipeigallery,或來電洽詢02-29509750分機116。

藝術家謝孟哲《太空日記-刮鬍子》
藝術家謝孟哲《太空日記-刮鬍子》


藝術家洪敏瀚《浴缸中的人》
藝術家洪敏瀚《浴缸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