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蒞樹科大談《大學生從媒體識讀到資訊判讀》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11020 10:10:40)樹德科大藝術管理與藝術經紀系(簡稱藝管系)跨領域專題講座日前邀請台灣放伴教育協會王希理事長談《大學生從媒體識讀到資訊判讀》,並從電視新聞實例,協助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抽絲剝繭引導學生如何提升自我媒體識讀能力,讓聆聽學生建立初步的媒體識讀觀念。
王希理事長現任國際資訊判讀研究計畫IORG(Information Operations Research Group)共同主持人、台灣放伴教育協會理事長等職位,擁有七年以上的網路媒體經驗。王希專注研究如何將台灣議題、社會公共議題融入國中、高中的教程裡,提升新世代明確意識判讀眼前所見、耳聞所聽的真假。
王希開宗明義告訴同學,「很多事情都不是你以為的,而是別人讓你以為的」。王希進一步說明,民主社會的危機是失去公眾信任的媒體環境,像是多數人普遍認為電視新聞不可信,但其實網路平台上的訊息更不可信,許多網站以聳動的標題吸引觀看率,這種平台稱為「內容農場」,若持續點入觀看的話,會讓不實訊息散布者增加google瀏覽率,且手機極有可能被病毒駭入,導致個資及瀏覽紀錄被出賣,務必謹慎千萬別點進這類網路新聞。
但要如何真正看懂「新聞」呢?王希將經驗整理成新聞媒體資訊判讀三個SOP。其一是平台可信度(是否署名)、其二判斷來源(數據引用可信度)、其三分析內容(分析事實與觀點)。
王希強調,「假新聞傳遞的速度是澄清新聞的6倍」,如此訊息結果顯示,假新聞會讓多數人相信並繼續傳遞,所以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假新聞的受害者。
「如果你沒有為任何產品付費,其實你就是那個產品」,王希提醒在資訊時代的科技軟體公司,最想要的即是使用人的數據資料。王希反問同學,「為甚麼大部分軟體是免費下載呢?」因為在你啟用軟體的那刻起,軟體也正在監聽、收集你的數據做為他們的商業利益,而留下越多數據足跡,越會被軟體控制;在2019年統計台灣是遭受外國假資訊攻擊的世界第一名,顯示台灣擁有嚴重的資訊操弄行為的情況。
至於「資訊操弄」是怎麼一回事呢?王希舉出三項日常所見的資訊操弄行為,包括「事實來源的操弄」、「事實內容的操弄」、「推論過程的操弄」,故IORG團隊在分析來源內容及過程中,是以專業的資料科學來蒐集資料,例如:Oarchive零時檔案局、facebook華語粉專資料庫、Weibo帳號資料庫、China Watch中國觀察清單,用科學數據研究證明哪些為假訊息。
身處在資訊科技發達的現代,人們逐漸被假訊息混淆視聽,王希也提及很多同學問過他,該如何預防假訊息呢?王希的回覆很簡單,就是「要意識到你可能會被騙」而已。
藝管系主任丁亦真也提點同學,身為未來藝管行政人才的各位,隨時都會在專業上處理細膩的溝通細節,學習判斷事實真相不被輿論影響,與時俱進才能在媒體與觀眾之間,擔任更好的連結及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