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平台
歡迎公司行號投遞新聞訊息!詳洽業務行銷中心 人工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六9:30-12:00、14:00-18:30 如有週日發稿需求請於週六18:00前完成刊登程序。

今周刊第五屆幸福熟齡台日交流論壇 翁章梁受邀分享嘉義縣友善高齡在地老化

發稿時間:2021/10/12 12:03:20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11012 12:03:20)《今周刊》7日舉辦第五屆幸福熟齡台日交流論壇,縣長翁章梁受邀分享嘉義的經驗與觀念,以「友善高齡在地老化」為主題,翁章梁說,許多長照經驗來自於照顧自己的雙親,他一路照顧15年,從父母身體健康至逐漸衰弱,最後在眼前過世;就任縣長後,他積極將過去所累積的照顧經驗逐一化為政策,盼讓縣民免除相同困擾。

翁章梁說明,嘉義縣老年人口比例平均為20.84%,部分鄉鎮更是突破27%,為超高齡社會,過去在農村社會中,農業形成的集村結構,俗稱庄頭,嘉義縣的長輩就住在庄頭中;隨農村人口結構逐漸被破壞,必須由社區取代部分的家庭功能。

「強化社區的功能,就是強化社區所扮演的家庭功能!」翁章梁說明,因此社區成為長輩就近照顧及在地老化的關鍵,嘉義縣全力發展社區,在地照顧老人,提升長期覆蓋率。

截至今年8月,嘉義縣老年人口比例達20.84%,嘉義縣政府積極佈建各式老人照顧據點,以成為預防照顧重要的一環;嘉義縣357村里,目前已有232村里內設有老人據點,包含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長青活力站、老人食堂、長照C點,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家庭托顧、日間照顧中心等),村里涵蓋率達64.99%。

除積極拓展社區長照據點,嘉義縣也推出各式創新服務,如管路安心計畫、到宅指導外籍看護工、樂齡假牙、在厝顧健康電視節目等,讓有需求的長輩得以優質及完善的長照服務

談及發想管路安心計畫的概念,翁章梁分享,父親晚年也插鼻胃管,常在管路出問題時,造成家人的恐慌,不知道該如何處理;且有時長輩為了不讓在外地工作的子女擔心、兩地奔波,常選擇自己承受身體上的病痛,不願主動打電話尋求協助,讓他更加重視專業醫療照護服務,積極推動各項創新服務。

因此嘉義縣首創管路安心計畫,補足有管路個案的醫療需求,享受在家照護也能提供即時專業諮詢及緊急服務,以「個案」為中心,提供跨專業團隊的醫療照顧,讓照顧者不再擔心。

最後,翁章梁期許,嘉義縣的老人都能「安心動、健康動、快樂學、方便行、歡喜做」,縣民都能健康老化,力拼減少臥床或被照顧的時間,讓嘉義縣成為三代同堂、友善高齡的城市。

今周刊第五屆幸福熟齡台日交流論壇 翁章梁受邀分享嘉義縣友善高齡在地老化
今周刊第五屆幸福熟齡台日交流論壇 翁章梁受邀分享嘉義縣友善高齡在地老化


今周刊第五屆幸福熟齡台日交流論壇 翁章梁受邀分享嘉義縣友善高齡在地老化
今周刊第五屆幸福熟齡台日交流論壇 翁章梁受邀分享嘉義縣友善高齡在地老化


今周刊第五屆幸福熟齡台日交流論壇 翁章梁受邀分享嘉義縣友善高齡在地老化
今周刊第五屆幸福熟齡台日交流論壇 翁章梁受邀分享嘉義縣友善高齡在地老化


今周刊第五屆幸福熟齡台日交流論壇 翁章梁受邀分享嘉義縣友善高齡在地老化
今周刊第五屆幸福熟齡台日交流論壇 翁章梁受邀分享嘉義縣友善高齡在地老化


今周刊第五屆幸福熟齡台日交流論壇 翁章梁受邀分享嘉義縣友善高齡在地老化
今周刊第五屆幸福熟齡台日交流論壇 翁章梁受邀分享嘉義縣友善高齡在地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