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平台
歡迎公司行號投遞新聞訊息!詳洽業務行銷中心 人工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六9:30-12:00、14:00-18:30 如有週日發稿需求請於週六18:00前完成刊登程序。

《New Normal 疫情新日常》435進駐藝術家年度實體聯展即日起登場

發稿時間:2021/09/29 15:33:56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10929 15:33:56) 板橋435藝文特區年度策展計畫《疫情,而我這樣生活》,以「實體展覽」與「數位創作」雙軌並行,提供民眾於疫情期間多元型態觀展體驗。率先登場之實體展覽─《New Normal 疫情新日常》,邀集15組435進駐藝術家創作,作品橫跨平面繪畫、雕塑、多媒體影像及複合裝置藝術等領域,闡述自身疫情生活下的心情及故事,以疫情生活型態發想作品觀看新方式。聯展即日起至10月17日,於園區浮洲館展出,歡迎民眾前往參觀。

新北市文化局指出, COVID-19疫情帶給全球重大影響,藝術產業之運作及發展首當其衝,「在疫情時代下,藝術如何生存?」成為社會議題焦點。本次年度聯展,除了將進駐藝術家創作能量向外擴展,更希望讓藝術與民眾現下生活對接交融,共同以藝術抒發疫情發生以來的深刻心情,激發出疫情新日常New Normal的生活韌性。

本次15組參展藝術家為Empty Art Collective、二律悖反協作體、十一百造設計、江基名、吳耀庭、芝田典子、柯姿安、陳宗亮、陳凱智、曾上杰、曾慶強、廖震平、蕭逸玫、謝騆瑜、簡翊洪。藝術家透過創作,探討人們面對疫情危機下的演進:從爆發初期的奮力抵抗,希望馬上擊潰對手的作戰心情;到發現疫情綿延難絕,進而開始沉穩長期應對,持續不斷的高警覺防疫生活,儼然成為人們與病毒共存的「New Normal(新常態)」。

陳宗亮作品《包裹 》、《圖騰》由隔板發想疫情下的作品觀看新方式
陳宗亮作品《包裹 》、《圖騰》由隔板發想疫情下的作品觀看新方式

甫獲得2020年高雄漾藝博評審團大獎的藝術家謝騆瑜,繪出一整個牆面的COVID-19病毒形體的現地創作,帶來巨大鮮明的視覺衝擊,展間內相對而望的藝術家廖震平、曾慶強,分別展出回歸自身平靜的「靜物風景」與聚焦「防疫肢體關係」的系列畫作;展間以此呈現出疫情外顯的震撼急迫,與內心所期許的安穩沉和。日本藝術家芝田典子以「葉隙流光(こもれび)」理念所雕刻的木雕作品《包括》,帶來如同休憩於樹蔭之下,享受點點日光灑落的恬靜心情,歡迎來到435藝文特區,體會藝術家以作品分享疫情故事!

日本藝術家芝田典子以「葉隙流光」理念所雕刻的木雕作品《包括》,帶來如同休憩於樹蔭之下,享受點點日光灑落的恬靜心情
日本藝術家芝田典子以「葉隙流光」理念所雕刻的木雕作品《包括》,帶來如同休憩於樹蔭之下,享受點點日光灑落的恬靜心情



甫獲得2020年高雄漾藝博評審團大獎的藝術家謝騆瑜,繪出一整個牆面的COVID-19病毒形體的現地創作,帶來巨大鮮明的視覺衝擊
甫獲得2020年高雄漾藝博評審團大獎的藝術家謝騆瑜,繪出一整個牆面的COVID-19病毒形體的現地創作,帶來巨大鮮明的視覺衝擊

為讓更多民眾能安全、不受時空所限,觀賞本次展覽,後續將推出3D環景線上觀展服務,相關資訊歡迎至板橋435藝文特區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artzone435/查詢。435藝文特區提醒您,室內空間依照面積計算容留人數,開放民眾參觀,入園民眾請配合量測體溫,並應全程佩戴口罩且禁止飲食。

江基名作品《不謀而合的瑕》
江基名作品《不謀而合的瑕》

柯姿安《電子腦風景》現地裝置創作
柯姿安《電子腦風景》現地裝置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