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特派專欄 拒絕活在恐懼中 緬甸年輕世代不自由毋寧死

如果知道自己上街頭抗爭會死,還願意上街嗎?這個問題的答案,對於現在緬甸的年輕人是再清楚也不過了。

2021/3/10 12:31(3/12 17:51 更新)

推薦閱讀

    緬甸軍方2月1日發動政變,逮捕全國民主聯盟(NLD)成員,成千上萬民眾走上街頭抗議,但軍警未見收斂,鎮壓的力道逐漸加重。

    住在瓦城(Mandalay)的19歲華人少女鄧家希在3月3日的街頭抗議中遭軍警擊中頭部身亡。她在出事前曾在臉書寫下,如果出事,願意捐出器官給需要的人。

    鄧家希不是個案,「不自由毋寧死」是現在無數緬甸年輕人的寫照。

    今年21歲的卡卡(Karkar)是大學生,住在仰光,幾乎參加了從政變至今的每一場抗議。在政變之前,他從來沒有參加過任何一場街頭示威;但政變之後,「再也沒有人可以忍受了」。

    軍警用實彈對付示威民眾,卡卡和朋友們每天在街上和軍警「捉迷藏」,不斷在一間又一間的民宅之間躲藏,聽起來彷彿是電影場景,卻是卡卡自政變以來的日常。

    3月8日晚間,軍警荷槍實彈一間間搜查民宅,要揪出躲藏在民宅內的示威者,卡卡也是其中一個。當晚傳訊息給他確認安全狀況,他還反過來安慰:「別擔心,我可以跑很快的。」卡卡說得雲淡風輕,卻讓人差點眼淚奪眶而出。

    面對軍警的實彈砲火,誰能不害怕?卡卡說,上街時他也會怕,但是「比起死,我更怕被這些軍人統治,我更怕從此失去自由」。

    卡卡說,有些老一輩的緬甸人活在過去被軍政府統治的記憶中,因此不想反擊,只想維持現狀;但年輕一代的緬甸人不希望整個世代都活在這樣的恐懼中、不想要回到過去的緬甸,大家知道在這關鍵時刻,必須團結起來做些什麼。

    今年26歲的馬利納(Marina)住在瓦城,希望讓更多國際媒體知道緬甸發生了什麼事情,她主動透過社群媒體聯繫,表示願意提供資訊給記者。

    馬利納不是全民盟(NLD)或是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的支持者,她甚至在政變之前並不特別熱衷於政治;但政變之後,她覺得自己必須要做點什麼,「2020年的時候我沒有去投票,我覺得很愧疚」。而她很清楚地知道,抗爭的核心理念不是支持全民盟或是翁山蘇姬,而是堅持民主價值。

    從參加抗爭的一開始,馬利納就知道這是一場很艱難的戰爭,因為抗爭者面對的是整個軍方,即使政變領袖敏昂萊(Min Aung Hlaing)下台了,仍會有其他人替補。

    面對國家機器的壓迫,馬利納當然會怕,但如果不起身抗爭,軍警也會濫射無辜平民,「我們為什麼要活在恐懼中?如果要死,我也要死得有價值。」

    眼看著緬甸軍警越來越肆無忌憚,馬利納生氣地表示:「我們到底做錯了什麼要遭受這樣的對待?」生氣的背後,是因為她對家鄉的愛。她說,她願意下輩子繼續當緬甸人,「永遠都要當緬甸人」。

    訂閱《國際新聞》電子報 第一手掌握世界最新脈動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由於緬甸軍方不定時會切斷網路,只能趁著有網路時和在緬甸的這些年輕人們聯繫。有一次和馬利納通話,背後傳來敲打鍋碗瓢盆的嘈雜聲音,那是緬甸民眾每晚和平抗爭的方式。因為聲音太大無法持續通話,只能先掛掉電話,晚點再繼續。

    當晚的敲打聲如同緬甸人內心的怒吼,震耳欲聾,比起新聞影像,這樣的聲音更令人震撼,那是緬甸人集體的意志,沒有什麼可以阻止他們追求自己想要的國家與人生。(編輯:林憬屏/馮昭)110031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