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救早產兒寫醫界傳奇 修女葛永勉成正港台灣人

2019/7/13 14:49(7/13 15:2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台北13日電)護理背景出身的修女葛永勉,56年前從比利時遠渡重洋到台灣,秉持對生命的熱愛救回無數早產兒,寫下醫界傳奇,今天她取得身分證成了正港台灣人,笑稱「這裡就是我的家鄉」。

畢業於比利時護理專科學校的修女葛永勉,1963年經天主教聖母聖心傳教修女會派遣到台灣服務,她先從比利時搭火車到法國,再花一個月時間搭船到香港,最後從香港搭船到基隆港,輾轉來到位於台北市萬華區聖若瑟醫院,從此在台灣落地生根。

葛永勉回憶,最初聖若瑟醫院雖然只有2層樓,卻是當時附近最高的大樓,那時台灣早產兒醫療還不發達,治療費用也相當昂貴,許多家長負擔不起送大醫院的花費,只能任由早產兒自生自滅,也讓葛永勉決心創設早產兒中心。

照顧早產兒,保溫箱是相當重要的救命設備。但根據聖若瑟醫院文獻,該院1963年只有2個以燈泡加熱的保溫箱,還是向其他醫院借用的,每名早產兒往往一住就是2個月。

有醫師、助產士耳聞聖若瑟醫院收費低廉,又擅長婦幼照護,愈來愈多家長抱著「碰運氣」的心情,把孩子送到聖若瑟來,修女們也來者不拒,但隨早產兒逐漸增加,空間愈來愈不足,卻又無法負擔增建費用,只能不斷向歐洲各國組織申請援助。

葛永勉說,保溫箱在當年是相當奢侈的醫療設備,聖若瑟醫院根本買不起,除了不斷向其他醫院商借外,直到1964年也募得第一台自家醫院的保溫箱,5年後保溫箱雖然已增加到13個,仍然趕不上早產兒增加的速度,一個保溫箱常常得擠3到4個寶寶。

聖若瑟醫院早產兒中心創立第10年,院內已經有了38個保溫箱,平均每天有100多名早產兒住院,曾一度同時收治271名早產兒,成為全台最大的早產兒中心,許多台北的計程車司機都口耳相傳「有早產兒就要送到萬華的阿兜仔醫院」。

即便募得保溫箱,修女的照顧人力仍遠遠不足,幾乎是不分晝夜、全心投入工作。曾和葛永勉共事的前永和耕莘醫院院長鄧世雄回憶,當時經常有父母生了早產兒,不知如何是好,便把寶寶棄置在醫院門口,修女們也照單全收,葛永勉幾乎沒有一天好好睡覺,廢寢忘食地照顧早產兒,彌補硬體設備上的不足。

除了照顧早產兒,葛永勉也向許多台灣傳統觀念挑戰。她回憶,早年曾替一名媽媽接生男寶寶,過了沒多久卻見到夫妻倆坐在醫院門口抱頭痛哭,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孩子出生時長了一顆牙齒,被老一輩視為不祥之兆,要求把孩子送養,令她深感衝擊,從此只要看到孩子出生時就長了牙,便會直接拔掉,希望讓孩子在充滿愛的家庭中長大。

此外,即便是懷孕11週的早產兒,葛永勉也堅持救下去。永和耕莘醫院院長鄒繼群說,早年懷孕10週、11週就早產的寶寶,在醫學上並不視為是生命,過去遇到這種案例都會將寶寶留在產房裡,看著寶寶微弱的心跳漸漸停止,但在葛永勉眼中,從胚胎受精那一刻起就是一個生命,要求醫護人員無論如何都要全力救治。

聖若瑟醫院的故事傳回葛永勉的家鄉比利時,感動許多人,紛紛慷慨解囊捐贈嬰兒食品、小毛毯並捐款,解決醫院經費、物資短缺的燃眉之急,將聖若瑟醫院打造成當時全台最大的早產兒醫療據點,隨後更展開社會服務、推廣公共衛生,寫下醫界傳奇。

如今高齡84歲的葛永勉,在台灣服務已長達56年,內政部、台北市民政局今天頒發中華民國身分證給葛永勉,以及在台奉獻多年的修女安德蘭、柴鼐立,3人正式成為正港台灣人,感謝她們將畢生青春奉獻給這片土地。

副總統陳建仁致詞時表示,許多修女在台灣奉獻長達一甲子,甚至在偏鄉地區也沒有缺席,除了今天獲表揚的3名修女,已故修女石仁愛過去也長年在馬祖服務,早年的馬祖人幾乎都是石仁愛接生的,認為這些修女「用大愛做小事」的情懷相當不容易,雖然她們總認為自己只是礦坑裡的小石頭,在外人眼中卻是閃閃發光的鑽石,而這些大愛也感動千千萬萬名台灣人的心。(編輯:張芷瑄)108071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