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不只在清明 親友情感勝過儀式本身
清明節專題1(中央社記者陳怡璇台北4日電)清明連假將至,許多人回鄉祭祖掃墓,但緬懷先人並非只能在清明節,在平日或過年期間也可展現,因為親族間的情感比「儀式」本身更重要。
對於掃墓,殯葬業者「小冬瓜」郭憲鴻說得直接:「只要大家取得共識,想去就去啊,有何不行?」郭憲鴻的父親是從黑道轉身為殯葬達人的郭東修,綽號「冬瓜」,他子承父業,更加明白喪葬相關禮儀都其來有自。
「儀式的產生,對內是心靈的需求,對外是為了跟社會產生連結」,郭憲鴻指出,人對死亡的未知會產生恐懼,或因要彌補罪惡感或愧疚感,因此創造了「儀式」讓心靈有所依托;在傳統社會結構中,最小的單位是「家」,接著是「家族」,因而衍生出許多儀式讓大家相聚。
郭憲鴻指出,農業時代一個家族成員動輒數十人,通訊又不發達,直接訂定一個祭祖的日子最方便;時至今日,單一家庭人口組成漸趨簡單,時間也比較容易湊在一起,自己就常一個人去祭拜爸爸,不看日子、不訂時間,「我只要有空,想去看他,我就會去」。
從古至今,大眾對「死亡」常避而不談或隱諱帶過,郭憲鴻指出,所謂「敬鬼神而遠之」,讓人們對許多儀式或禁忌盲從。
其實生死之事大可以用健康的態度談論,而禮儀演變至今,形式或許會變,但渴望與人產生連結的心永遠不會變,「重點是『聚』,儀式只是工具而已」。
郭憲鴻說,曾有分別信仰佛教、道教與基督教的三兄弟,為了父親告別式該怎麼辦而大打出手,最後告別式搞砸、三兄弟也因此決裂。為了禮儀形式,原本該是家人相聚的場合卻上演全武行,實為本末倒置。
「怎麼祭拜都好,但要知道自己在幹嘛」郭憲鴻強調,儀式沒有標準答案,只要家人之間取得共識,即便不是通俗也可以欣然去做;但反過來說,若禮儀會導致家人疏遠失和,即便這項禮儀再古老、再多人奉為圭臬,都沒有意義。
以殯葬業的角度,郭憲鴻不會刻意說服家屬該怎麼做,「畢竟我爸是隔天就火化、前面儀式全都省略,我去拜他時,帶的是麥當勞跟他愛吃的炸雞」。
郭憲鴻直言,當親屬之間對禮儀有歧見時,最重要的是「溝通」。他也常遇到意見不合的家屬,但他不選邊站,而是先聆聽、找出突破口,尋求雙贏的解方,「哪怕最後大家討論的結果是不拜了、不辦了,感情也會在過程中變得更好」。(編輯:李錫璋)108040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