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金門全面禁廚餘養豬 籲中央解除豬肉禁令

2019/1/10 10:05(1/10 11:22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金門縣10日電)金門縣今天起全面禁止廚餘養豬,縣府表示,各項檢驗證實金門縣未受到非洲豬瘟病毒侵襲,也未發生任何疫情,並非非洲豬瘟疫區;籲請中央解除金門豬肉與豬肉產品銷往台灣的限制。

縣府發布新聞表示,為了杜絕非洲豬瘟傳染途徑,全縣今天起全面禁止廚餘養豬,輔導廚餘養豬戶轉用飼料,並協調環保局加強廚餘回收及取締非法使用廚餘養豬。

縣府建設處同時表示,農委會昨天召開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第4次會議,縣府極力爭取地區產品解禁,但未獲中央同意。對此,縣府表達「強烈抗議」。

建設處表示,非洲豬瘟病毒生化特性對低溫具有抵抗性,但不耐熱,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專家建議,非洲豬瘟病毒可加熱攝氏56℃70分鐘、60℃20分鐘後不活化或加熱70℃立即不活化,金門地區以豬肉作為材料的產品,如廣東粥、燒餅、豬肉乾、宴菜、封肉等烹飪模式,烹煮溫度遠遠高過安全標準,燒餅及豬肉乾甚至高達200℃高溫烘製,在這個高溫條件下,不會發生任何病毒殘存,金門縣豬肉及豬肉產品絕對安全。

金門縣動植物防疫所所長文水成表示,中央毫不考量地區的產業經濟命脈和消費者心理,加上安檢人員逐包、逐項檢查相關特產,徒增民眾消費困擾。

顧及地方業者及地區百姓權益,文水成指出,縣府「強烈建請」中央應審慎思維重新考量金門的脆弱產業生存,儘速解除金門豬肉及豬肉產品銷往台灣限制措施,避免過度傷害金門。

金門縣政府表示,綜觀全縣並不是非洲豬瘟疫區,更無任何疫情發生,中央斷然強硬暫停金門縣豬隻及豬肉產品輸台14天,已違比例原則,無限上綱,民眾及旅客不敢貿然登門消費購買地區肉類特產,影響業者生計。

去年12月31日金沙鎮田埔岸際一頭海漂豬屍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後,金門縣政府在今年1月3日緊急成立「非洲豬瘟災害應變中心」,協調各局處與相關單位採取高規格防疫措施,預防非洲豬瘟入侵。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縣府對非洲豬瘟疫病預防立即採取多項防疫行動,限制發生地點田埔E50據點半徑3公里範圍內豬場移動管制,5公里內10個豬場進行訪視、採樣送驗。

文水成表示,送驗200分樣品經過檢測都是非洲豬瘟陰性,證實金門豬隻安全無虞,金門縣未受到非洲豬瘟病毒侵襲,並不是非洲豬瘟疫區。而且,海漂豬屍發生地點位於岸際,仍屬於境外案例,並未實際進入地區生物鏈,對於生物安全是有保障的。(編輯:陳俊碩)108011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