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募款建醫院學校 畢耀遠奉獻台灣逾一甲子

2018/7/1 12:59(7/3 14:54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外籍大愛台灣情系列8(中央社記者葉子綱雲林縣1日電)今年95歲高齡的畢耀遠神父,身形高大、皮膚白皙、笑容可掬,在人群中總是顯得獨特;1954年從荷蘭來到台灣雲林,有感於地方民眾需求,奔走國外募款籌建醫院、學校,奉獻台灣土地逾一甲子。

這位在醫院同仁眼中喜歡吹口琴的長者,每個月會到各單位為同事慶生,帶著口琴吹出生日快樂歌,閒暇時會用平板電腦看老照片,或用網路電話與荷蘭親人聯繫,日常生活裡,不時脫口說出人生智慧語言,透出溫馨、親近和雋永。

醫院同仁稱為「荷蘭來的台灣人」的畢耀遠,還喜歡帶著相機四處拍照,留下這片土地美的畫面,辦過引起迴響的攝影作品個展。

1923年生於荷蘭的畢耀遠神父與來自比利時的已故松喬神父,創建位在雲林縣虎尾鎮的天主教若瑟醫院,在虎尾及沿海地區居民的眼中,身形高大的畢神父與體型渾圓的松神父,形成耀眼對比的最佳拍檔,也是與民親近的溫馨傳教士,就像自己的家人。

2007年創立若瑟社會福利基金會擔任董事長的畢神父,秉持服務精神持續關心社會福利與醫療事務,現任若瑟醫院榮譽董事,曾任雲林家扶中心扶幼委員、台灣更生保護會雲林分會委員,獲得2011年內政部頒發「傑出永久居留外僑終生奉獻獎」、2015年總統頒贈「紫色大綬景星勳章」、2017年吳尊賢文教基金會「慈善服務類愛心獎」等多個國家與社會團體的獎項。

回想當初來台灣,他說,是在1954年應當時天主教嘉義教區牛會卿主教邀請來雲嘉地區傳教,曾二度赴美國福傳募款共10年,1970年回台投入醫院工作,建構雲林中部平原及西部沿海的偏鄉地區醫療服務網絡。

畢神父說,當時辦公桌旁擺著一張單人床,過著辦公室就是寢室的生活,這麼多年來如果沒有許多朋友、機構及國家的幫助,如今美麗的若瑟醫院根本無法實現,或許虎尾的天空也不會像現在這麼可愛。

除了從醫療幫助民眾,畢耀遠也成立當時仍少見的社會工作室,協助貧窮病人家庭度過難關,進而推動發展遲緩兒的早期療育工作,後來結合神職人員、醫師與民眾,成立若瑟社會福利基金會,擴大服務身心障礙、老人、兒少及婦女。

赴國外募款不只籌建醫院,還有興學,畢神父說,首次在美國的福傳募款生活從1956年起,1959年回台灣,1962年二度赴美7年,期間曾短暫至歐洲福傳募款,這一切都是為了嘉義教區推動公益事業所需,嘉義輔仁中學、斗六正心中學、土庫永年中學等天主教會學校,都是各界捐獻才有今日規模。

福傳募款建教堂是另一項任務,代表作是由畢神父當首任本堂神父監造、宗教藝術家鮑博設計的嘉義市聖奧德天主堂,靈感來自「祈禱中的雙手」設計成梯型斜屋頂,教堂內外由馬賽克拼砌的圖案裡,有神父、教友、美術系學生的手溫,被譽為「南台灣最美天主堂」,嘉義市政府公告為「歷史建築」。

日常生活裡,被暱稱為畢爺爺的智慧話語,自然脫口而出,令人回味,例如位在虎尾的高鐵雲林站也有他的故事,他說,從小就是鐵道迷,曾經隔著窗戶計算一小時有多少列車通過,這是他舒壓的運動之一,當他還可以開車時,若有心煩的事,會開著車到高鐵橋下,看著高鐵列車快速通過,「這樣我的煩惱就被帶走了」。

還有個例子,有一天,醫院的同事幫畢神父整理冰箱,發現裡面有些食品已過了保存期限,準備要扔掉,從小養成愛惜食物的他趕忙說:「有些東西沒那麼容易壞,我們現在呼吸的空氣,從亞當的時代就有,你用力吸一下,看看有沒有過期的味道。」

另外,曾經有陣子相當流行的一句話「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畢神父直言「千萬不能說」,因為做事情光靠「我喜歡」,並不能成為充分理由,就好像媽媽照顧她生下來的寶貝孩子,不能有一天突然說「我不喜歡了」,就不管孩子,而是要在做的事情上,看到在這事情上「我有責任」。醫院同事說,類似這樣的生活智慧語言,不勝枚舉。

在台灣土地生活超過一甲子,早已經與地方融合,他說台灣已是他的故鄉。喜歡照相的他,透過鏡頭記錄早年農家的生活點滴,農村生活、年少時光的孩童與青少年、街頭巷尾、地景特色等,都是鏡頭下聚焦的對象。

匯集了1954年至1984年之間台灣最美、最純樸的風景「人」,用寫實境頭記錄當時的台灣,生平首次攝影個展,以慶祝90歲生日暨晉鐸60週年慶,呈現「荷蘭來的台灣人」的在地視野,帶引民眾穿梭民國40年代至70年代的光陰,引起熱烈迴響。

在人生最精華的歲月,他默默地奉獻給了異鄉島國的台灣,他代表的是雲林土地上一則動人的傳奇故事。在若瑟醫院出版的「畢耀遠神父的故事」一書中,形容他是「電影神父:雲嘉走透透」、「創院神父:若瑟的誕生」、「募款神父:赴美傳福音」、「建堂神父:走進福音裡」、「駐院神父:若瑟醫院忠心管家」、「嘉義教區最美麗的禮物」。

這位傳奇人物如今年事已高,卻仍會不時問著近來天氣多變下的民眾生活及農作物生長情形,而他奉獻偏鄉醫療、整合社區照顧資源的付出,正是當前在地照顧據點結合醫院的長照體系先驅之一,曾有人說「愛這塊土地,不用多說什麼,做就是了」,這樣的理念,畢耀遠神父正實踐著。(編輯:唐聲揚/施燕飛)1070701


延伸閱讀》美籍神父台語輪轉 曾顯道:我是正港台灣人
延伸閱讀》神父10元起家助弱勢 劉一峰:台灣就是我的家
更多外籍大愛台灣情專題報導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神父10元起家助弱勢 劉一峰:台灣就是我的家
172.30.14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