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九蛙成水情指標 原來是誤會一場
(中央社記者蕭博陽南投縣7日電)日月潭是台電公司管理的發電水庫,抽蓄發電使水位一天經歷下降、回升,知名九蛙疊像設計概念之一,就是讓遊客較易看出發電水位變化,卻因外界誤解,莫名成為全台水情指標。
各地水庫每逢枯水期,外界總喜歡以日月潭九蛙疊像露出隻數多寡,來衡量全台水情,其實這很不精確。
根據經濟部水利署資料,日月潭水庫原為天然湖泊,民國23年在水社、頭社兩地分築土壩而成水庫,主要水源由武界壩引入濁水溪水,目前是由台灣電力公司大觀電廠管理的發電水庫。
日月潭水庫因水力發電,水源白天供大觀一廠、大觀二廠、明潭電廠、鉅工分廠發電,其中大觀二廠與明潭電廠為抽蓄式電廠,發電後的水源儲存明湖下池、明潭下池,深夜離峰用電時間,再將水源抽回日月潭,因此日月潭水位落差可達1、2公尺。
台電大觀發電廠副廠長張天瑞說,水力發電正常作業時間從上午8時到夜間11時、凌晨0時左右,之後到隔天上午8時是抽蓄機組回抽水源時間,用水量根據電力系統需求,最多可使用1900萬公噸水源存到下池,這種情況下,日月潭水位下降約2公尺。
張天瑞指出,九蛙疊像位於潭區邊緣較高位置,當九蛙像全部露出時,日月潭蓄水量仍約有80%,水情不算嚴峻,加上水力發電使潭區水位降低、回升,九蛙露出隻數也時常增減,外界以九蛙疊像露出隻數多寡來研判水情,其實不是那麼精確。
日月潭水源來自上游武界壩、霧社水庫、濁水溪、栗栖溪,經武界引水隧道、新武界隧道注入日月潭,確保日月潭水源穩定,提高發電系統利用率及運轉可靠性。
不過,上游降雨導致原水濁度提高時,台電會暫停取水,也因此常有民眾疑問「為何連日降雨,日月潭水位卻沒增加,九蛙還是露出這麼多隻?」原因就是上游水源需沉澱清澈後,才能取水注入日月潭,減少淤積。
九蛙疊像設計概念之一,就是要讓遊客可一眼看出日月潭水力發電造成的水位落差,是潭區水位指標,也讓九蛙倒影在青山綠水美景之中,強化當地「水蛙頭」地名印象,卻在遊客誤解、媒體炒作下,每逢旱季,九蛙露出隻數就成為熱門話題,可說是「美麗的錯誤」。1070107
延伸閱讀》日月潭九蛙知名度高 身世趣聞報你知
延伸閱讀》兼具發電與觀光 日月潭功能揭祕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