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專欄 加拿大台灣文化節開啟對話
中央社駐多倫多特派員胡玉立/8月29日
在多倫多和溫哥華舉行的加拿大台灣文化節,今年以「與日本乾杯」為主題,引起幫日本宣傳的質疑。主辦者認為,台灣文化節扮演跨文化對話平台,將為社會提供更多省思。
或許是為了釋疑、也讓更多人明白主辦單位的用心良苦,長年為加拿大台灣文化節幕後操盤的加拿大亞裔活動協會執行長吳權益,日前特別寫了一篇長文「台灣文化節應該怎麼看才懂?」娓娓道出他對多元文化與文化認同的看法。
加拿大台灣文化節舉辦至今已28年,一開始只在溫哥華舉辦,過去這12年年年在溫哥華和多倫多兩地盛大舉行。今年在多倫多的盛會剛剛落幕,9月2日至4日將在溫哥華市中心接力登場,可望吸引逾10萬人潮。
延伸閱讀》加拿大台灣文化節邁入第28年 扮演亞洲文化窗口
活動包山包海的台灣文化節,已是加拿大人認識台灣的重要窗口。以今年為例,一個週末,大大小小的藝術表演、展覽、演講、工作坊、比賽,外加有口皆碑的美食和小吃等,有將近60項。
向加拿大人「秀台灣」20多年後,主辦方顯然不願讓台灣文化節成為一年一度的大拜拜,2016年起推出「與亞洲對話」5年系列計畫,一舉讓台灣文化節轉型為跨文化對話平台,在北美扮演亞洲文化窗口。
「與亞洲對話」系列的第一年主題是「與香港共舞」,第二年則是「與日本乾杯」,明年將與菲律賓文化對話,探究菲、台、加三地的原住民文化。
但「與日本乾杯」的杯子還未高舉,有人指責台灣文化節脫離文化自主性、在國外舞台拍日本馬屁、讓日本和大陸瞧不起等等。
吳權益的長文,透露他對負面看法的無奈。
吳權益表示,很多人並不理解為什麼台灣和日本的關係那麼密切。與日本對話並不是介紹日本文化,而是想透過呈現台日過去50年或100年前交流的故事,進而有所反思、找到出口,讓處理文化認同、國家認同或族裔認同時,給自己、給彼此、給社會多一點喘息空間,不要拘泥在固定形式裡頭去看文化認同。
他也指出,台灣和加拿大都是多元文化社會,因為多元社會而有價值,只有多元,才是立足基礎。與日本對話,或未來與其他亞洲文化對話,也是希望讓所有人感受到多元文化好精彩,文化間的互動也可以是一種慶典。
事實上,吳權益與年輕工作團隊過去一年努力尋找文化節題材時發現,台灣受日本殖民50年的影響,舉凡畫家、音樂家等故事多到說不完,就算連辦3年以台日文化對話為主題的台灣文化節也不夠。
台灣文化節今年琳瑯滿目的節目內容中,有陳澄波、楊三郎、陳清汾等台灣前輩畫家於加拿大的首次作品展出。
留學日本的台裔指揮家謝建得在開幕式中,於加拿大首演台灣作曲家江文也的「台灣舞曲」,「江文也傳」作者陳美蓮也應邀自台灣前來主講「江文也與台日文化」,讓人了解這位於1936年柏林奧運音樂競賽中,代表日本拿到奧運獎牌的音樂家,是如何歷經漢奸疑雲與文革浩劫,卻一生心繫台灣。
玩紙藝術項目,也精心呈現扇子、剪紙等藝術如何從中國流出卻深根日本、又如何在東西方文化間流轉演變,各自開出新路。
吳權益表示,在加拿大舉辦台灣文化節,讓他不斷思索,文化認同的決定因素有哪些?移民國家的每個公民都希望別人尊重自己的文化認同,那麼每個人是否也該讓其他人有同樣自由的選擇呢?
台灣文化節年年吸引數以萬計人潮,吳權益說,他在意的是有多少人因為這項文化慶典,心中受到感動,進而回去與他人分享。希望加拿大台灣文化節真正帶給台灣社區或台灣在世界舞台的意義是「我們是開啟對話的源頭」。
吳權益認為,這樣的對話不需要有答案或結果,而是讓每個人自己去找答案,再看看如何向前走。106082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