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解決國5塞車 至今任何方法仍難使力

2016/6/18 08:43(6/18 10:45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雪隧通車10年專題5(中央社記者沈如峰宜蘭縣18日電)國道5號雪山隧道通車滿10年,每逢假日必塞車早已不見怪,交通部曾祭出各種管理手段,雖在大眾運輸有些成果,但對於一般車輛仍難使力,主因是車流量已超過飽和。

打從國5通車開始,交通部高速公路局就想盡方法解決假日塞車問題,雪隧內速限也從最早的70公里,提升至90公里,但每到假日還是「塞、塞、塞」;甚至有時到了凌晨2時,才逐漸紓緩車潮。

根據高公局估算,國5每天單向的車流量,若能維持在2萬8000輛以下,道路就較順暢;但過去假日全天車潮往往超過4萬輛次,需求量是供給量的1.5倍以上。

為維持假日雪隧通車順暢,高公局老早就透過嚴格的匝道儀控,控管要上國5的車流,但反效果就是讓各匝道附近的道路大排長龍,癱瘓宜蘭縣一般交通。高公局之後又推出匝道大客車專用道,大眾運輸在尖峰時間省下不少塞車時間。

此外,民國101年起還首次選在一般假日,試辦國5北上高乘載管制措施,之後成常態;103年起,連假國5南下及北上都有高乘載。

為讓車流發揮「移峰填谷」作用,高公局也曾在103年8月試辦尖離峰差別費率,尖峰時段加價5成,離峰時段減價5成。

不過,這樣的管理手段根本是要讓人「晚來早回」(週末晚點來宜蘭,週日提早北上),當時實施首日仍塞車回堵,有人不想為了只省約20元,依舊選擇受困車陣中。在引起民怨後,也就沒有常態措施。

「難道宜蘭人要回家也得分單雙日嗎?」雪隧塞車持續無解,交通部在104年又曾拋出建議,可比照國外方式,在假日依車牌尾數單雙號管制分流,但立即有宜蘭人舉起反對牌,強調國5塞車主因都是外來車輛,若管制真的實施,宜蘭人反而得到更大懲罰,構想最後也不了了之。

唯一值得讓人認可的是,國5從今年初起正式視交通尖峰狀況,機動開放大客車行駛路肩及主線紅綠燈儀控措施,儘管有人批評國道設紅綠燈是項「奇蹟」,但獲客運業者支持,大客車行車時間約再縮短半小時。

但從另一個角度觀察,國5的旅次主要是旅遊,以目前宜蘭各觀光景點之間的大眾運輸接駁服務還不是很理想的情況下,多數人還是選擇自己開車。

宜蘭人士曾提出,雪隧北上出口後的路段,應提升至與雪隧內同樣的速限90公里;宜蘭縣長林聰賢更曾喊出,應再放寬隧道內速限或允許變換車道,但都遭交通部以道路設計與安全考量為由拒絕。

國5至今依舊擺脫不了塞車惡夢,匝道儀控、高乘載管制、尖離峰差別費率、車號單雙管制分流,全然無解,更謠傳未來的自動化科技執法系統,會取締間距過短的車輛,導致「牛車隊長」一大堆,降低後方車輛速度。

目前,國5替代道路的北宜公路太彎,濱海公路太長,面對未來蘇花公路改善工程通車的衝擊,這條東部唯一的國道,將來勢必引進更多的車輛。1050618

※你可能還想看:
雪隧通車10年 民宿商機看得到吃不到
雪隧通車10年房價漲 年輕世代購屋難
雪隧通車10年 竹科宜蘭基地發展仍牛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雪隧通車10年房價漲 年輕世代購屋難
172.30.14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