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鳥類數量最高地區 連4年都在這裡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11日電)農委會特生中心及中華民國野鳥學會今天發布「2017台灣新年數鳥嘉年華」,順利進行第4年,嘉義布袋是水鳥聚集的天堂,記錄3萬6701隻次鳥類,連續4年成為台灣鳥類數量最高樣區。
據此次觀察結果,全台鳥類達343種、32萬2353隻次創新高;但有4種鳥大幅減少,其中2種是往年新低。
特生中心副主任李訓煌表示,「2017台灣新年數鳥嘉年華(New Year Bird Count Taiwan, NYBC Taiwan)」,已順利完成第 4年的任務,全國共1258人次在174個樣區(涵蓋國土13%)數小鳥,共記錄343種、32萬2353隻次,成果突破往年紀錄。
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理事長蔡世鵬表示,去年觀測人數1116人次,這次參與人次持續增加,主要是鳥老大(樣區負責人)選定樣區、規劃路線,由鳥夥伴(協同調查記錄)進行觀察,鳥鄉民(參與民眾)協助記錄;包含特生中心、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台北市野鳥學會、高雄市野鳥學會等攜手完成。
特生中心棲地生態組助理研究員林大利表示,所有樣區中,以「田寮洋」樣區和「南澳」樣區並列鳥種數冠軍,皆調查到107種鳥類。「嘉義布袋」則是水鳥聚集的天堂,記錄3萬6701隻次的鳥類,連續4年成為鳥類數量最高的樣區;「高雄茄定」的鳥類數量居次,共記錄1萬8429隻次的鳥類。
但是他說,2017年這次的觀察,發現4種鳥大幅減少,其中以黑腹燕鷗的下降幅度最大,比去年減少4238隻次,對比往年觀察到最多近9000隻次,減少約一半。蒼鷺比去年減少1059隻次,對比去年最多觀察到1200隻次,這次剩200多隻次,是往年新低。
再來是長趾濱鷸比去年減少了980隻次,這次觀察到剩600多隻次,達新低;第 4種是翻石鷸比去年減少了773隻次。
他並說,前述的蒼鷺、長趾濱鷸這次所觀察到的隻次,是往年以來新低。媒體聯訪追問原因,他說,多數鳥類觀察領域關注數量減少的原因,多跟棲地流失有關,但是台灣才觀測到第4年,要做10年以上才能做趨勢評估;也可能跟鳥類遷徙飛行途徑有關,現在還在初期推測,需要再做審慎研究。
他還說,蘭陽平原跟中南部沿海濕地減少的變化,都是要做進一步研究的內容;配合聯合國2020年要完成生物多樣性公約10年期程的「愛知目標」,屆時會發布2020年鳥類國家報告,包含5年觀察資料及各種鳥類在台灣的變化與可能原因分析。
蔡世鵬補充,近20、30年來溼地消失很快,特生中心也將進行從日據時代起至今的濕地變化研究;而鳥類數量是否真的減少,也要跟其他國家棲地做資料比對,數量增加不一定是保育做得好,也可能是鄰國棲地流失,讓鳥群調整遷徙路線。林大利說,台灣將透過亞洲水鳥普察聯盟(Asian Waterbird Censes)比對各國資料。106041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