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月結束前一刻 宜蘭頭城瘋搶孤
「農曆7月鬼門關」專題5(中央社記者沈如峰宜蘭縣12日電)被列為宜蘭縣文化資產的頭城搶孤,今年再度舉辦。這項活動不只是國內宗教盛事,在活動前幾天,當地村里為了製作孤棧,總是一起動員,展現凝聚力。
每年農曆7月,台灣南北兩地總是會舉辦搶孤活動,其中屏東恆春稱為「豎孤棚」,在中元節晚間登場,會場通常豎立起30多根塗滿牛油的原木,並在原木上搭建孤棚,民眾可組隊參加,凡是率先取得孤棚頂端的錦旗者就算優勝。
北部的宜蘭頭城搶孤,據說已有200多年歷史,相傳早期漢人離鄉背井渡海來台開墾宜蘭時,頭城為第一據點,但在開拓過程中先民歷經天災與疾疫,往生者魂無所歸;為了普渡孤魂、祈求消災解厄,每年農曆7月,村民總是集資舉辦普渡法會,並在當月最後一天深夜,也就是「關鬼門」前一刻,舉行盛大搶孤儀式。
搶孤主場地可分為3部分,底部是由16根約雙手環抱粗大、約有4層樓高的巨木組成,稱為「孤棧」,上面塗滿牛油,增加攀爬難度;中間為長約12公尺、寬約8公尺的「倒翻棚」平台;平台上方再豎起約7至8層樓高、由當地各村里以竹子編成的孤棧,共有13根。
在孤棧上,總是掛滿許多肉類,甚至海鮮等祭品,它的最高點還有順風旗;相傳順風旗若豎立於船頭,將可庇祐漁船一帆風順,滿載盈艙。
在活動前幾天,當地村里為了製作孤棧,總是在耆老指導下一起動員,並1根杉木作為支柱,再以圓形鐵架與許多竹子製成。
搶孤舉辦當天清晨3時起,各村里民就要早起,烹煮海鮮及肉類,之後再綁於孤棧上,並以大卡車運到會場;但目前僅存中崙里的孤棧,堅持傳統及慎重,在完成孤棧後先將它放置在板車上,之後再由約50名人力與鐵牛車牽引下,一起推送到會場。
宜蘭文史工作者葉永韶說,頭城搶孤共有13支孤棧,過去在日據時期因為孤棧較小,因此都由壯漢扛到會場;近年來,孤棧越作越大,除了中崙里的孤棧之外,其他幾乎都是以車輛機具運送。
一般來說,恆春「豎孤棚」上方沒有孤棧,選手通常以布條為工具攀爬;頭城搶孤選手以繩子靠疊羅漢方式攀爬,並在爬到孤棧頂端時,綁上安全繩,最後以高超的腰力等技巧,展現倒掛金鉤的「倒翻棚」美技,許多參賽者常會於此失手墜落,這為搶孤最困難,且最容昜發生意外的階段。
順利翻過「倒翻棚」的選手,之後還要爬上孤棧最高點,以鐮刀割斷順風旗後才算贏得最後的優勝,也贏得棚下觀眾喝采。
以「冥陽同歡」為宗旨的頭城搶孤,過去主要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活動演變至今,兼具民俗、觀光多元意涵,也展現當地村民的凝聚力。104091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