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安婦爭議 婦援會盼課綱納人權概念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11日電)慰安婦因課綱微調爭議再度引發關注,婦援會今天表示,課綱無法提供正確資訊讓學生瞭解,卻糾結於被迫或自願與否爭議,盼課綱超越爭議,納入人權概念。
高中課綱微調因程序問題和內容引發爭議,其中因課綱微調將慰安婦描述增加「被迫」兩字,也讓慰安婦議題再度受到關注。婦女救援基金會今天舉行第二部台籍慰安婦記錄片「蘆葦之歌」首映會,會後受訪時也談到課綱中的慰安婦爭議。
婦女救援基金會執行長康淑華表示,現在課綱無法提供正確資訊,讓學生瞭解慰安婦所受到的性剝削和傷害,反而讓大家糾結於慰安婦是「被迫」或「自願」與否的爭議,其實並無意義,她更期待的是課綱能超越爭議,納入人權概念。
康淑華也指出,婦援會過去替慰安婦阿嬤設計身心工作坊,透過戲劇、藝術、瑜珈等方式,幫助阿嬤們療癒身心創傷,今年適逢二次大戰結束70週年,推出第二部台籍慰安婦記錄片,就是希望透過影像,讓更多人看見阿嬤們的堅強、樂觀和溫暖。
記錄片的導演吳秀菁也表示,「這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因為阿嬤們平均87歲,身體也逐漸衰弱,剛開始更因為不熟悉,她們曾多次挨罵、被阿嬤趕出家門,甚至還有阿嬤落跑。
吳秀菁坦言,中間曾一度放棄過,因為不想勉強阿嬤,更不想讓阿嬤認為她們只是為了拍攝影片,希望讓阿嬤們瞭解她們的真心,最後她們的真心換得阿嬤的真情,順利完成拍攝,透過阿嬤的生命故事,希望讓大家有更多領悟收穫,也希望年輕人知道這塊土地過去發生的事,才能展望未來。
記錄片主角之一的沈中阿嬤2年前已過世,外孫女古艾娟今天特別到場。古艾娟表示,印象中的外婆非常開朗、樂觀,就像家裡的活寶,總叫她們要樂觀面對問題,直到婦援會來聯繫外婆,她們才知道外婆過去曾是慰安婦,心中充滿不捨和不可置信,但更對外婆的樂觀感到由衷佩服。104081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