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國劃清界線 巴拿馬總統宣布將退出一帶一路
(中央社記者李登文瓜地馬拉市2日專電)美國國務卿盧比歐2日上午與巴拿馬總統穆里諾(Jose Raul Mulino)展開長達兩小時的會談,穆里諾會後立即做出重大政策改變,宣布不續簽、退出中國的「一帶一路」。
盧比歐(Marco Rubio)展開他就任後第一次出訪行程,第一站前往巴拿馬。鑒於總統川普揚言將收回巴拿馬運河,盧比歐此行備受關注。
一帶一路在其他國家進行的如何了?
- 中國「一帶一路」計畫標榜將對沿線國家投資9000億美元,試圖讓菲律賓、越南等國彈性調整南海戰略,以爭取中方資金發展經濟。然而一帶一路發展至今,紐時就直指中國藉「一帶一路」的全球投資與貸款計畫,設下債務陷阱令一些國家上鉤。
- 斯里蘭卡:中國在斯里蘭卡投資工業區、提供2億5300萬美元資金協助建造機場、並在赫班托達港上也投資15億美元。眾多的基礎建設讓斯里蘭卡積欠中國數十億美元的債務。2017年12月斯里蘭卡用赫班托達港99年的承租權以換取中國免除11億債務,中國成功在印度洋拿下控制點。
- 馬爾地夫:馬爾地夫接受中國援助興建部分關鍵基礎設施,卻因此債台高築,讓中國成為主要債權人。未來若無法償還債務,中國可透過要求股權一步步掌握馬爾地夫資產。
- 尼泊爾:尼泊爾原是中國推動「一帶一路」其中一個主要結盟國家,但卻已一連收回2個與中國企業合作開發案,並改採全球招標。
- 馬來西亞:前任馬來西亞首相納吉因涉嫌貪汙被捕後,所有中資項目都在重審,首相馬哈地上任後,擬推翻多項前任首相核定的建設,其中包括價值140億美元、已經動工的東海岸鐵路,其85%資金來自中國國有的中國進出口銀行;並取消中國承建、由吉隆坡到新加坡的新隆高鐵計畫。
- 泰國:泰中鐵路目前工程進度延宕,全長253公里的第一期工程原預計2021年通車,但據泰國媒體報導,2018年3月底僅完成試驗路段(長約3.5公里)7%的路基工程。
- 印尼:被視為「一帶一路」在印尼的指標、連接雅加達與萬隆的高速鐵路,原定2019年完工,因徵地、資金等問題延期。業者表示,預料2023年10月可如期營運。
- 菲律賓:除了大馬尼拉巴石河上的2座橋樑已經動工之外,其餘中菲簽署的基礎設施等多項合作,仍是空中畫餅,這2座橋樑是否為「一帶一路」的項目,也並不明確。2023年1月,中菲發表聯合聲明,稱雙方願持續深化共建「一帶一路」倡議。
- 義大利:前總理孔蒂2019年簽署協議後,義大利遭到華府和布魯塞爾批評。這項合約於2024年初期滿時,羅馬繼續參與計畫的可能性極低。
根據該合約備忘錄條款,每3年「一帶一路」可自動續約延長3年,除非任何一方終止。到目前為主,中國和巴拿馬的「一帶一路」已經在2020年及2023年續約兩次。不過穆里諾尚未表示何時告知中國政府終止合約,退出一帶一路的決定。
盧比歐與穆里諾會談的重點,鎖定中國和巴拿馬的關係,以及對美國的影響。盧比歐在會談後,針對中國掌控巴拿馬運河港口的爭議,發表強硬的聲明表示,「這種現狀是不可接受的,如果不立即改變的話,美國就必須要採取必要的措施保護其權利。」
盧比歐另表示,「美國明確表示不能、也不會允許中國共產黨繼續對巴拿馬運河區域加強控制。」
穆里諾則強調,為了澄清美國總統川普指控中國政府對巴拿馬運河的影響力,他考慮讓巴拿馬運河的技術團隊,與美國直接進行對話。此外,他也在等待巴拿馬政府審計部門,對涉及官商勾結、特許營運運河兩港口的中國企業巴拿馬港口公司(PPC)之調查結果。
穆里諾在會談中也強調,他會繼續「真誠地」與美國合作,澄清任何懸而未決的問題,同時促進美國對巴拿馬投資的重要性,因為巴拿馬是拉丁美洲的重要商業中心。
在盧比歐訪問巴拿馬前夕,穆里諾雖然重申運河主權屬於巴拿馬,但是他也公開表示,川普政府目前對於中國影響巴拿馬運河的質疑,責任都在當年和中國建交,涉及數百萬美金不明資金,且談判過程不透明的前總統瓦雷拉身上。(編輯:陳慧萍)114020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