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淨零碳排3 / 活用數位貨幣與太陽能 會津若松實現零碳城市之路
日本2020年宣布目標在2050年達成碳中和,要達到溫室氣體淨零排放,實現脫碳社會。去年10月啟用的日本碳交易市場希望透過碳交易機制鼓勵企業加速能源轉型與減碳,內閣持續召集綠色轉型會議,地方政府則活用數位貨幣與太陽能,實現零碳城市之路。
日本淨零碳排(3)(中央社記者戴雅真東京10日專電)日本曾為了提振活力、減緩地方人口減少帶來的問題,推出「地方創生」口號。以日本行政事務大多由「自治體」自行承擔的特色,依據地方的獨特性、區域性等,發展出最適宜自身的政策方案。而在推行減碳時,這項因地制宜的做法同樣適用。
為達成溫室氣體減量目標,日本環境省在2021年發布「地方脫碳路線圖」,打造脫碳示範區。其中,100個「脫碳先行區域」在環境省等中央機構的積極支持下,以地方政府、當地企業和金融機構為主導,制定因應地區特性的脫碳措施,並執行至2030年。2030年後,則在日本全國範圍內擴大推廣,形成骨牌效應。
所謂「脫碳先行區域」指的是為了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終極目標,這些區域在脫碳方面被塑造為典範,在民生部門(包括家庭與商務等)的用電實現「淨零排放」,在交通方面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以達成中程的2030年減量目標。
「脫碳先行區域」由城市自行申請,今年邁入第5回。過去4回共選定了36道府縣的74個區域。被選中的地區可以獲得5年最多50億日圓補助。
當中,希望實現智慧城市以及零碳城市的福島縣會津若松市在2023年入選為「脫碳先行區域」。在2030年之前,這個地區的民生部門設施,包括住宅、店鋪和辦公大樓將達成用電淨零排放,並導入節能、再生能源等措施。
會津若松市的特色是活用數位技術,以「會津若松模式」來實現零碳城市。該城市區分為以商業設施為中心的「鶴城周邊區域」、以商業和物流設施為中心的「會津Apio區域」,以及住宅為中心的「湊區」,利用AI進行電力供需分析,並利用蓄電池來調節區域之間供需。
會津若松市還利用「數位田園都市國家構想推進交付金」實施的數位當地貨幣,來鼓勵消費者改變行為,從而促進脫碳。
這種數位貨幣被稱為「會津幣」,市民可以下載一款稱為「會津錢包」的App,裡頭存放的「會津幣」可以在包括會津若松市在內的會津地區17個市町村使用。
會津若松市民想要賺取「會津幣」,其中一種方式是加入「會津零碳俱樂部」。加入條件是必須在申請入會前的2年內,裝設住宅用太陽能發電裝置,並將發電的部分或全部用於「自家消費」。
俱樂部會免費出借可以計算用電量的機器,統計該戶利用太陽能發電的自家消費量,並將其轉換為環境價值,然後再透過俱樂部,把這些價值作為J-Credit(碳信用)販售給會津若松市的企業和團體。得到的利益有一部分可以兌換為「會津幣」,給市民進行消費。
透過裝設在家庭的專用機器,把太陽能發電的效益可視化。藉由觀察太陽光發電量與電力消費量,市民能夠發現過去被忽略的環境價值,更能促進節電行動,達到節電效果。據相關計畫統計,這能讓家戶在一年內有效省下675千瓦電力,節省電費1萬9500日圓。
市民利用太陽能發電達成的環境價值,轉變為J-Credit販售給企業和團體,再透過會津若松市的數位平台,變成可以在當地流通的數位貨幣回到市民手上,進而創造複雜的地區流通網。(編輯:韋樞)113071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