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仲裁 多國政局變化結果難料
南海風雲專題之2(中央社者廖漢原華盛頓7日專電)菲律賓於2013年針對中國大陸提出南海仲裁案,全案歷經3年多,可能在本月做出裁決,包括台灣在內,牽涉此案多國都面臨重大政治變化,讓整體局勢更充滿不確定性。
一、菲律賓選舉
馬尼拉當局針對北京提出的南海仲裁案,由即將卸任的總統艾奎諾三世與前外交部長羅沙里歐(Albert del Rosario)主導,兩人決定菲國「親美遠中」的外交政策,美軍在25年後,因南海情勢驟變,重回1990年代撤出的蘇比克灣。
南海情勢險峻,菲律賓正值總統大選,各派勢力拉鋸,南海議題影響選舉,未來的總統可能有不同的南海與中國政策,仲裁案是否符合菲國的長遠利益,各方看法不一。
美國不認可南海仲裁案主要依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做判決,弔詭的是,控辯雙方菲律賓與中國都是簽署國,中方拒絕參與,涉事最深的美國,民主與共和兩黨在國會對是否簽署,至今沒有共識。
此外,歐巴馬總統將於2017年1月卸任,跛鴨效應已在進行中的美國大選中發酵,輿論對外交政策的關注明顯轉向至參選人川普(Donald Trump)與希拉蕊,兩人可能都會改變歐巴馬視北京為競爭策略性夥伴的方針。
二、習近平的軍事與外交攻勢
華府現在對2012年11月上任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有清楚的認識,瞭解他比前任的胡錦濤來得強硬。
北京沉穩並決斷的回應南海變局,除了可能在接近蘇比克灣的黃岩島進行填海工程,也構築外交防禦工事,拉攏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無涉南海的柬埔寨與寮國,也讓俄羅斯等國為北京背書。
三、台灣的關鍵角色
中華民國雖無法在國際法庭發聲,但做為南海聲索的一方,並控制南沙最大島太平島的事實難被忽視。
新政府上任後的政策動向廣為各界關切,包括華府在內的各方,均高度重視準總統蔡英文於5月20日就職後,如何處理或接手這項外交的第1項重大考驗。
無論仲裁庭如何看待太平島的地位,台灣如何回應與處理判決結果,是各方評估下一步的重要參考。105050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