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貴瓷器遭訪客毀損 英博物館揪心修復
2015/8/24 20:33
(中央社記者黃貞貞倫敦24日專電)英國博物館豐富典藏每年吸引成千上萬藝術愛好者前來朝聖,包括大英博物館等都曾發生訪客損壞名貴藝術品的案例,館方忍痛修復,讓藝術品可以繼續傳承。
被視為羅馬帝國時期瓷器經典,公元前5世紀製造的「波特蘭花瓶」(Portland Vase),1810年即有些微受損,1845年2月在大英博物館展出時,被1名醉漢打碎,災情更為慘重。
「波特蘭花瓶」是波特蘭公爵四世所有,博物館初步修復花瓶的過程並不很順利,有37個小碎片一直找不到。
1945年大英博物館向波特蘭公爵七世買下「波特蘭花瓶」,那些失蹤的碎片終於被找到,1948年館方發現之前修復的花瓶狀況不太好,決定再做新的修復,但直到1987年新一代的修復師重新檢視花瓶,加強之前碎片的黏復,花瓶的狀況才較為穩定。
漫長的修復過程被媒體熱烈報導,英國廣播公司(BBC)並專題拍攝,現在「波特蘭花瓶」在大英博物館常態展出,為避免損毀的悲劇再發生,館方將這個名瓷安排在玻璃櫃內。
另1個藝術品被損毀的重大案例是2006年元月,位在劍橋知名的費茲威廉博物館(Fitzwilliam Museum)1對清朝乾隆時期製作的大型花瓶,遭到1名中年男子因綁鞋帶不慎將花瓶打碎,花瓶的碎片很多而且很小,修復不易,但館方決心要將花瓶修復回原狀。
這對清朝的花瓶在費茲威廉博物館展出40多年,幾乎是鎮館之寶,遭到損毀的消息傳出後,令許多藝術愛好者震驚,館方努力修復後重新展出,但仍可看到花瓶碎片黏復的痕跡。104082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