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諾貝爾獎得主山中伸彌3策略 將iPS細胞療法產業化

2022/7/27 15:11(7/27 15:22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27日電)2022亞洲生技大會今天邀請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山中伸彌擔任講者,分享他所帶領的CiRA基金會透過3種策略,讓iPS細胞療法的成本能夠大幅降低,走向產業化讓一般人負擔得起。

山中伸彌2012年發表iPS細胞(誘導性多能幹細胞)創新方案,為再生醫學帶來突破性的影響,讓他當年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他從2010年起持續擔任iPS細胞研究所(Center for iPS Cell Research Application,CiRA)所長,為全球第一個研究iPS細胞先進技術的核心研究機構,從事細胞重新編程、誘導分化、臨床應用和倫理法律相關研究。

2020年CiRA基金會以非營利形式獨立運作,山中伸彌表示,此基金會的使命,在於彌平從基礎研究到產業化的「死亡之谷」,將iPS細胞療法變成一般人可負擔得起的細胞產品。

山中伸彌表示,CiRA基金會正透過3項策略來推廣iPS細胞療法普及化,首先是建立異體細胞庫(HLA haplobank),募集7位超級捐贈者(super donor)、建立27個iPS細胞譜系,適用範圍可覆蓋全日本將近40%人口。

其次是透過CRISPR/Cas9基因體編輯,剔除可能引起異體細胞移植排斥反應的3種生物標誌,包括HLA-A、HLA-B及CITA,目標是在2023年3月前成功製作出全球皆可使用的iPS細胞。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第三是利用患者自己的細胞,提供客製化iPS細胞療法的「my iPS」計畫。透過自動化封閉系統、3D立體培養、即時監測及品質檢測等創新製程技術,將iPS細胞製造成本,從逾3萬美元降到1000美元以下,這項計畫也正在大阪中之島(Nakanoshima)的大型研究設施執行中。

山中伸彌表示,CiRA基金會也與陽明交通大學合作,於2021年12月21日簽署有關共同研發iPS細胞次世代自動化3D製備技術的共同研究協議。雙方將共同尋求一套可供生醫臨床應用且品質穩定的多功能幹細胞製備方法。陽明交大將以生醫與資通訊的基礎,透過生醫影像與生醫晶片技術,發展出一套可區分幹細胞品質的方法。(編輯:張良知)111072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