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福衛五號成功升空 台灣產業鏈與有榮焉

2017/8/25 03:53(2018/8/7 16:57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25日電)台灣第一個自主研製的衛星福衛五號,今天在美國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成功發射升空,包括漢翔、鑫豪、微像、錫宬等產業團隊,對於參與福衛五號太空計畫感到與有榮焉。

「福爾摩沙衛星二號」服役12年,比原定時間超齡7年,已於去年中功成身退。國家太空中心以「福爾摩沙衛星五號」接替其任務,歷經長達6年研發,是台灣首枚自主研製的衛星,也是全球首顆酬載CMOS感測器的遙測衛星,多家台灣科技廠商參與其中。

與國家太空中心合作多年的漢翔航空工業,前身為1946年成立的空軍航空工業局,從已發射的福衛二號、三號,至今天發射的福衛五號和未來的福衛七號,一路合作至今,所承製的結構體在太空中運轉良好,也為漢翔的製造技術與聲譽大大加分。

漢翔指出,從福衛二號承製衛星結構體至今,已累積相當多經驗,未來打算參與製造更多零組件,讓衛星研發有更多本土企業和國產零組件參與。

首度與國家太空中心合作的鑫豪科技,承製福衛五號衛星的固態紀錄器,鑫豪科技行銷業務副總經理謝金谷表示,固態紀錄器早在2010年就已製妥交給太空中心,這幾年不斷進行保養。

謝金谷表示,固態紀錄器可以視為一座超大型的硬碟,專供衛星拍照暫存影像用,容量足以容納衛星繞行地球6000公里,拍照15分鐘內的所有照片。

延伸閱讀》福衛五號升空 它未來的工作原來這麼多

微像科技工程部經理林琦斌表示,福衛五號是微像參與的第2個太空影像感測器計畫,在福衛五號之前,微像曾參與印度探月計畫,只是當時僅提供元件,福衛五號則是提供模組。

由於福衛五號使用的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影像感測器面積大很多,一片8吋晶圓僅能切割出5顆晶片,且有過去未曾遇過的熱真空測試等問題,林琦斌說,微像雖有過去印度成功經驗,但承接福衛五號計畫時仍僅有5成信心。

如今福衛五號成功發射,林琦斌說,這是微像與太空中心整個團隊合作的成果,對此相當高興,不僅再次向外界證明CMOS感測器也能飛向太空,同時象徵微像技術往前跨出一大步。

提供製程設備解決方案的錫宬國際,此次參與衛福五號製造,負責大口徑鏡片清洗機。董事長顏錫銘表示,由於鏡片直徑長達1公尺以上,衛星零件要求嚴苛,錫宬花費近1年時間開發成功,能參與這樣的計畫與有榮焉。

錫宬總經理顏錫鴻表示,此次參與衛福五號製造成功,不止是對錫宬研發實力的肯定,也證明了台灣研發潛力是足夠的,像錫宬這樣的中小企業都能做到,何況資源足夠的大企業;希望政府未來能多重視台灣企業的研發及品牌發展,從根本的教育開始。

2003年成立的勝利微波是自福衛衛星前身的中華衛星時,就是衛星天線的獨家供應商。總經理李袗華表示,這次供應福衛五號主要是各兩顆S頻及X頻天線;其中,S頻主要供地面控制站遙測控制,X頻則是用來傳輸資料至地面衛星站。

李袗華說,勝利微波專精於航太及軍用等級天線,未來也希望台灣航太產業能形成具規模的產業聚落,才能讓業者健康成長;勝利微波未來也將切入商用、電信級天線,發揮台灣微波技術實力讓國際看見。

此次負責影像處理系統資料管理的凌群電腦,自民國85年成立衛星操控團隊,歷經福衛一號、二號、三號衛星的發射,早期軌道操作及例行正常操作至今,已累積豐富的操作經驗,並參與衛星整合測試、操作系統開發及測試,是太空中心倚重的合作夥伴。

目前凌群電腦委外服務處通過衛星操控認證的團隊共有16人,除了衛星操作之外,也配合太空中心的衛星技術自主政策,積極參與衛星操控軟體的開發,亦協助泰國太空中心升級衛星操控系統。另外,凌群電腦軟體事業群也參與衛星健康趨勢分析軟體及衛星影像資料處理軟體的研發,積極投入太空科技的發展。1060825

福五展現台灣實力 考慮納國際招商項目

(中央社記者廖禹揚台北5日電)福衛五號在8月底成功升空服役,科技部長陳良基表示,這次自製衛星經驗讓台灣團隊提升實力,也證明台灣製作衛星及飛控能力成熟,考慮未來將衛星相關應用納入國際招商項目。

陳良基接受中央社專訪指出,衛星計畫會持續做下去,相關策略評估後將在第三期太空計畫呈現,第三期計畫預計從108年開始實施,明年中就會提出新的發展方案。

台灣首枚自主研製衛星「福爾摩沙衛星五號」8月成功發射,象徵台灣太空計畫邁向新紀元,但福五傳回影像有失焦模糊問題,陳良基表示,科技部已邀集多位專家,透過溫度調控、模擬調整衛星高度和使用軟體進行回溯修正等3種方式進行調整,有把握更加精進。

他說,傳回資料變多,可以藉大數據了解焦距造成的模糊狀況,該用什麼樣的影像處理方式解決,若影像模糊並非對焦問題,而是受天候、雲霧影響,就不用再處理。

「危機就是轉機」,陳良基說,在這次自製衛星的過程中,團隊遇到許多困難並加以克服,這是很珍貴的經驗,「實力就變很強」。

他表示,衛星主要分為載體及科學酬載部分,這次自製福衛五號,證明台灣對載體控制的實力,未來可考慮做為國際招商項目,由台灣團隊向國際市場提供衛星本體製作及飛控的服務,也能應用在微小衛星的主體製作上。

他以福衛二號為例指出,當時請國外廠商更改飛控程式時,動輒就要價數百萬美元,現在台灣有自主製作的能力,就有機會把握這項商機。陳良基表示,像目前台美合作的福衛七號計畫,美國就是看上台灣的整測能力。不過,在科學酬載遙測部分,陳良基認為台灣的技術尚無完全把握。

至於和美方合作的福衛七號計畫,陳良基說,台灣加入這項合作主要是「為世界貢獻」,福衛七號的觀測任務是全世界、尤其是美國所需要的。

陳良基說,根據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火箭測試時程,若測試沒問題,預估明年6月將福衛七號第一組送上太空,第二組衛星太空中心已證實取消,主要是美方認為氣象觀測衛星有商業價值,不該都由美國政府出錢,決定部份交由美國民間投資,因此選擇不和台灣合作。106110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福衛五號6年有成 全靠台灣團隊打拚
172.30.14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