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君主持國土安全會報 關鍵基礎設施增糧食領域

(中央社記者賴于榛台北20日電)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昨天主持行政院國土安全政策會報,會中拍板原先為8大領域的關鍵基礎設施拓展為9類,新增維持社會韌性不可或缺的糧食領域,並由國土辦規劃後續防護計畫輔導訓練及標竿學習。
行政院今天透過新聞稿指出,鄭麗君昨天主持「行政院國土安全政策會報第15次會議」,聽取2024年關鍵基礎設施(CI)盤點結果,及CI安全檢視與防護演習成果與策進,並頒獎表揚CI防護演習績優單位及個人。
鄭麗君提到,為打造更堅強的國家韌性,總統賴清德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且從今年開始,針對防空與救援的萬安演習以及民安演習,將重新整合為「2025城鎮韌性演習」,以不依賴國軍支援的方式,加強非軍事部門的防護機制,驗證民防、災防體系執行保護民眾行動的能力,而在這之中,CI正是維持國家安全、社會安定最重要的一環。
原先CI共有能源、水資源、通訊傳播、交通、銀行與金融、緊急與醫院、中央與地方政府機關,以及高科技園區等8大領域設施,會議也拍板拓展為9類。鄭麗君說,行政院政務委員季連成將CI新增維持社會韌性不可或缺的糧食領域,並在既有領域基礎下擴增能源、水資源、醫院、金融等範疇。
鄭麗君說,對於新領域下納入的新設施,除國土辦規劃辦理防護計畫輔導訓練及標竿學習外,各主管機關也予以輔導協助,完成安全防護計畫,據以落實風險管理、通報應變、安全防護,妥善備好相關復原作業,並強化公私協力進行CI防護,以提升全社會防衛韌性。
除實體防護以外,鄭麗君表示,資安防護也同等重要,各主管機關應滾動檢討相關資安防護基準,提供各領域CI依循,並請數發部資通安全署會同CI主管機關,研議增加相關資安稽核與應變聯防能量,以提升關鍵基礎設施的資安防護。(編輯:蘇志宗)114022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