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會:依法推動業務普及人權意識 消化預算非事實
(中央社記者陳俊華台北1日電)媒體報導指人權會靠辦活動、外包研究案消化預算。人權會今天指出,人權會依相關規定辦理執行各項計畫,編列預算金額也經立法院審核通過,並無報載不實說法,舉辦活動用意在強化及普及人權意識。
中國時報今天報導,國家人權委員會舉辦大量活動、外包多項研究案來消化預算,以近新台幣500萬元辦攝影展,又花逾400萬元辦海報比賽,光是製作年曆就花了近百萬元。
人權會發布新聞稿指出,人權會依法執行職權辦理人權相關業務,本於合理、合法、審慎原則,都是依相關規定辦理執行各項計畫,編列預算金額也已經立法院審核通過,並無報載的不實說法。
人權會表示,成立至今2週年,持續辦理多項人權議題,發表5項人權公約獨立評估意見、出席6場憲法法庭,啟動2件人權侵害事件系統性訪查研究案等;與國內外團體進行廣泛交流與合作,包括亞太地區國家人權機構論壇(APF),實質推動台灣人權業務。
人權會說,依據聯合國「巴黎原則」及人權會組織法規定,賦予推廣人權教育、普及人權理念的職責。人權會持續辦理人權攝影特展、人權海報設計競賽及人權年曆製作,用意在強化並普及人權意識,以利於教育現場、社區人權教育推廣應用,激發社會大眾對人權議題的關注及討論。
人權會指出,為持續辦理人權議題社會對話,今天出席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第二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會,以及2022原住民族原權論壇。今年將持續推動人權各項業務,加強人權教育及交流,鼓勵社會大眾參與人權相關活動,提升各界對人權議題的認識,並達成人權理念普及目標。
人權會表示,鑑於近年數位暴力事件頻傳,為落實兩公約所揭示的性別平等,人權會與中華民國數位金融交易暨資料保護協會合作辦理「數位人權研討會」,防範網路數位暴力對人權造成的侵害,以期降低網路霸凌事件,實現數位時代人權教育。(編輯:郭無患)111080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