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菊:落實兒少表意權 讓台灣更多元包容友善
2021/9/28 19:24(9/28 22:56 更新)
(中央社記者陳俊華台北28日電)人權會主委陳菊說,台灣在兒童權利議題上還有很大進步空間,盼透過大家共同努力,讓每個兒童身心都受到保護的前提下,維持生命的主體性,未來台灣就會成為更多元、包容、友善的國家。
國家人權委員會針對行政院發表的「兒童權利公約(CRC)第二次國家報告」,撰提「獨立評估意見」並規劃「CRC兒少分區座談會」,聽取兒童及少年的意見,24日的北區座談會邀請來自金門、馬祖等20位兒童及少年出席。
陳菊致詞時表示,台灣針對兒童權利公約提出第一次國家報告後,經國際專家審查所作的結論性意見,促使國內許多與兒少相關的法律修正。
她指出,像是為落實「兒少表意權」,教育部要求高中輔導成立學生會或學生自治組織、縣市政府設有兒少代表、行政院和衛生福利部設立「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推動小組」。
陳菊表示,台灣目前已將國際5大人權公約國內法化,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2014年立法通過,台灣雖不是聯合國會員國,但仍努力依照相同的國際審查標準,讓公約具體落實在台灣每個角落,這是台灣跟國際接軌很重要的階段。
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人權會委員葉大華說,未來台灣的公民權將下修到18歲,與國際接軌。台灣高等教育普及,國家應盡可能讓未成年兒少學習成為負責任的公民,知道人權被侵害、有不公不義的事情時,如何尋求協助。
人權會表示,在傾聽兒少意見、彙整後,將斟酌納入人權會撰寫的「獨立評估意見」,提供國際審查專家審查參考,讓兒少表意權成為國家改革的動力。(編輯:林克倫)110092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