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退輔會:未來隨房舍改建契機 逐步減量威權象徵

2021/5/9 12:33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游凱翔台北9日電)促轉會推動處置威權象徵,退輔會表示,兩蔣對榮民而言具革命情感、無涉威權象徵,且榮民年事已高,若貿然處置易成情緒反彈;因此措施應以榮民感受為主,但未來會隨房舍改建等契機,逐步減量、移置辦理。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積極推動處置威權象徵,對象也包括國防部及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但國防部4月以基於歷史情感為由,認為蔣中正、蔣經國兩名前總統是國軍步入現代化與國家化重要領導者,在歷史上具關鍵影響,加上銅像均在營區,非促轉條例規定「公共空間」為由,認為不應僅有「拆除」選項;促轉會當時回應,對軍隊的貢獻不代表能夠將其對法治與人權的侵害一筆勾銷,均有論述可參,不宜視而不見。

根據退輔會近日送交立法院的解凍報告指出,蔣中正建立台灣的退輔制度,且也是退輔會第二任主任委員,當年榮民離鄉背井隨蔣中正來台安身立命,有如師如父的特殊情感,同時也引領榮民投入國家建設;因此兩蔣塑像、遺像對於榮民有歷史特殊情感及精神依託,且榮民年歲已高,若貿然處置容易造成情緒反彈,因此退輔會相關措施必須以榮民感受為主。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退輔會表示,兩蔣為退輔會重要歷史,致力完備退輔制度,都是歷史先河的一部分,是歷史紀錄、懷舊展示,與威權無涉,加上當年推動成立各地農場(例如武陵農場等),成為民眾假日休閒旅遊景點,使民眾在旅遊時兼具了解早期榮民開墾農場的艱辛歷史。

但退輔會也指出,促轉會主委楊翠去年11月曾與退輔會主委馮世寬就威權象徵的處置方式交換意見,退輔會考量榮民特殊情感,以維持現狀為現階段處置做法,但不會再增加(威權象徵),未來也將隨組織調整、房舍改建等契機,逐步減量或朝移置家(院)史館的室內陳列辦理,以兼顧促轉條例的規定;同時,促轉會也規劃在塑像加上具有轉型正義意涵的標誌及連結,目前仍在研議當中。(編輯:蘇志宗)110050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