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台科大研發低能耗技術 助綠氫供應獲未來科技獎

2025/10/13 10:15(10/13 14:1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台科大材料系教授王丞浩的團隊開發非貴金屬觸媒天然氣電解器,可將甲烷裂解生成高純度氫氣與固態碳,具低能耗、低成本等特性,適合石化產業現地製氫或再生能源的綠氫供應,獲未來科技獎。(台科大提供)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傳真 114年10月13日
台科大材料系教授王丞浩的團隊開發非貴金屬觸媒天然氣電解器,可將甲烷裂解生成高純度氫氣與固態碳,具低能耗、低成本等特性,適合石化產業現地製氫或再生能源的綠氫供應,獲未來科技獎。(台科大提供)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傳真 114年10月13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13日電)台科大材料系教授王丞浩團隊研發電化學甲烷分離技術,具低能耗、低成本、模組化等特性,適合石化產業現地製氫或再生能源的綠氫供應,為淨零領域帶來新突破,獲未來科技獎。

台灣科技大學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由國家科學委員會、中央研究院、教育部、衛生福利部共同舉辦的「2025未來科技獎」,今年吸引超過500件技術報名,最終有83項關鍵技術脫穎而出,台科大共有5組團隊獲獎,涵蓋人工智慧、淨零科技、人文科技等3大領域。

在人工智慧領域,台科大電子系教授李佩君的團隊開發「高面積使用效率之可操作於低電壓的稀疏神經網路加速器」,結合高效能晶片與自主開發的邊緣運算系統,可提升低軌衛星與無人機的能源使用效率,且晶片以低電壓運作,能源效率較現有架構提升43.2%,可延長運行時間10%,在電力資源有限的太空環境中具有高度應用價值。

團隊同時開發邊緣智慧運算平台,透過雙階段模型壓縮技術,能在端點源頭完成雲層去除、農田分割與災害監控,大幅減少頻寬與儲存需求,應用範疇涵蓋智慧農業、國防監控、環境偵測與災害預警,未來更可封裝為AI模組,加速導入無人機與衛星產業。

全球都在推動淨零碳排,台科大材料系教授王丞浩的團隊針對現行行甲烷分離產氫與高溫電解技術高耗能且碳排問題嚴重的瓶頸,研發出可在常壓、低能耗下運作的電化學甲烷分離技術,系統碳排幾乎為零,具低能耗、低成本、模組化等特性,適合石化產業現地製氫或在再生能源場域實現即產即用的綠氫供應,為淨零科技領域帶來新突破。

在人文科技領域,台科大機械系特聘教授陳品銓的團隊研發「多尺度3D列印可撓式觸覺感測器」,適用於複雜曲面的穿戴設備,能即時回饋動作與壓力資訊,可應用於運動訓練、健康監控與復健輔助等領域,未來還可擴展至軟體機器人與智慧義肢感測回饋等多元情境。(編輯:陳清芳)114101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64